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楊潔
“您近期有貸款需求嗎?我們這邊有利息非常低的產品,年化利率……”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接連遭遇數家貸款中介電銷“轟炸”,盡管記者以疫情為由拒絕,但仍有貸款中介熱情表示可提供上門服務。
作為游走在借款人和銀行中的中間人,貸款中介利用話術誘導購房者違規操作并不少見,而居民為減輕房貸壓力一旦盲目聽信,風險不容小覷。
值得一提的是,5月15日午后,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有業內人士表示,此舉旨在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充分體現了金融部門對當前房貸成本降低的導向,同時結合近期各地政策持續放松,客觀上可以進一步減少購房者購房壓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經營貸利率下調
部分中介嗅到“商機”
近期,房地產市場利好消息不斷,多地此前已下調房貸利率,例如,深圳、蘇州、鄭州等地當前首套房貸款利率基本低于5%。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份103個重點城市主流首套房貸利率為5.17%,二套利率為5.45%,分別較上月回落17個、15個基點,利率水平為2019年以來月度新低。蘇州、南通首套主流利率已降至4.6%,與5年期以上LPR持平,其余城市首套主流利率也均低于6%。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當前銀行正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經營貸利率也有所下降。
某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我行經營貸利率一年期3.85%,五年期4.7%,五年以上5.05%,還是挺合適的。”
“當前我行經營貸年化利率最低可至3.7%,若資料齊全符合資質,兩至三周即可放款。”北京市一家商業銀行個貸經理說。
家住北京市東城區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去年5月份他曾咨詢過經營貸,彼時大多銀行最低年化利率在4.3%左右,與今年同期相比,當下確實是比較好的貸款時機。
不過,這也讓部分貸款中介嗅到了“商機”。與經營貸利率相比,房貸利率處在高位,對于動輒成百上千萬元的購房貸款資金來說,這中間利息之差所產生的金額也不容小覷。正因如此,“房貸置換為經營貸”的戲碼正在上演。
中介低息利誘
出招“包裝”經營貸
“我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5年多,現在國家扶持中小微企業,經營貸利率較前兩年低了很多。”某貸款中介小汪(化名)告訴記者,若找他辦理貸款,年化利率可做到3.4%至3.85%,而對于這筆貸款的用途,他坦言“看您自己,周轉或買房等都行。”
《證券日報》記者在調查中注意到,在監管嚴查經營貸違規入樓市的背景下,近日仍有貸款中介等機構頂風作案,以享受超低利率為誘餌,慫恿客戶可將房貸轉為經營貸。不少受訪者表示都接到過類似推銷電話。
記者以需要400萬元資金周轉且名下沒有公司為由,咨詢了一家貸款中介的客戶經理,對方稱“您沒公司也沒關系,我們都能給您‘包裝’資質,讓您去銀行面簽時變為符合標準的優質客戶,享受3.4%至3.7%的利率。”當記者明確表示這筆資金想用于購房時,對方直言“這筆錢您到手后可自行使用。”
該客戶經理口中所謂的“包裝”即幫客戶收購一家公司,通常情況下為空殼公司,將法人變更后為公司沖流水,待后期銀行下戶時,再找一個臨時場地掛上收購公司的廣告牌即可。當然,上述一條龍服務并非免費,費用大概2萬元以內。此外,中介還會收取總貸款金額的1%至2%作為服務費。
除了能解決公司、流水等問題外,還有中介會幫客戶逃過銀行的資金流向追蹤。“我們為您成功辦理經營貸后,若這筆資金流入購房市場或股票市場等,銀行會在一個星期之內要求您把錢一次性還清,這是有風險的。因此,我們還會為您做第三方貿易合同規避風險。”小汪略顯自信地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年,資金安全有保障,一旦出現問題,會幫您去溝通解決或轉到其他銀行。”
銀行表態審慎管理
專家:需警惕風險
為了解當前銀行對于貸款流向的審查情況,記者與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個貸經理進行了交流。
某商業銀行北京分行的個貸經理告訴記者,各家銀行都有對經營貸申請的風險防控措施,比如,為了防范部分借款人為申請經營貸臨時成立虛假公司的風險,部分銀行會要求借款人名下的公司需成立至少半年或一年,新加入的股東或新設立的法人也需滿足一定時限要求后才能申請。此外,在借款人申請經營貸時,銀行會調查其名下公司的經營狀況、資金流水、相關交易合同等材料,確保申請合法合規。
“在貸后檢查方面,銀行工作人員會審查公司與其交易對象之間的收據發票等,如果申請的經營貸款已經到賬,銀行后續會通過下戶等多種方式關注公司的實際經營情況。貸后檢查的頻率一般為季度或半年度核查。”某國有大行工作人員表示。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工作人員則提醒,“很多時候不排除這是中介的營銷口徑,只是把最低利率告訴客戶,從而進行誘導,但實際通過偽造包裝等方式很難享受中介口中的低利率,客戶要謹慎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銀行工作人員的提醒,在記者與中介交流中也得到印證。當記者追問能否確保享受3.4%貸款利率時,前述中介客戶經理略有松口,“實際上您沒公司沒辦法做到3.4%,不過3.85%倒是可以試試,如果長期的話,4%左右肯定可以。”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的監管持續加碼,對于出現問題的相關方,監管部門也毫不手軟。今年4月份,寧波銀保監局披露了多張行政處罰單,其中多家銀行因“貸款調查審查不盡職、貸款資金用途管控不嚴”“個人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等被處罰,金額在30萬元至90萬元不等。
為何經營貸違規操作屢禁不止?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記者表示,從市場化角度來說,有利可圖易滋生違規操作;從銀行角度來說,折射出相關管理的不規范。后續需要系統性地去嚴抓經營貸的違規發放,比如,若某家銀行多次出現相關違規情況,將減少其經營貸和房貸的貸款額度,進而規范貸款行為。此外,購房者也需轉變心態,認為貸款炒房就一定有利可圖的心態不可取。
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提示,貸款人需警惕其中的法律風險,通常而言,銀行會在貸款合同中約定貸款用途,若擅自將經營貸用于償還房貸,則屬于改變貸款用途,違反了貸款合同中關于貸款用途的約定,構成違約。在此情形下,貸款人不僅面臨被銀行提前收回相應貸款的風險,還可能被追究違約責任。如果涉嫌犯罪,還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編輯 才山丹)
21:50 | 粵傳媒:關于公司舉行2024年度報告... |
21:50 | 許昌智能:2024年年度報告業績說明... |
21:45 | 思特奇: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一... |
21:45 | 金埔園林: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蘭花科創:4月25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三一重工: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建研設計: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1:45 | 福能東方: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九安醫療:4月21日將召開2025年第... |
21:45 | 方正閥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45 | 達嘉維康: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