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5月11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環比上漲0.4%;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8.0%,環比上漲0.6%。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4月份呈現出CPI上漲較快、PPI降幅趨緩的特征,通脹整體處于溫和可控水平,貨幣政策將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持續加大對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助企紓困,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食品和能源價格
成影響CPI走勢主因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數據時表示,4月份,受國內疫情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CPI溫和上漲。各地區各部門多措并舉做好保供穩價,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穩中有降,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1.2%轉為上漲0.9%,影響CPI上漲約0.17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20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1.5%轉為上漲1.9%,影響CPI上漲約0.35個百分點。食品中,鮮菜、鮮果、雞蛋和薯類價格分別上漲24.0%、14.1%、13.3%和11.8%,漲幅比上月均有擴大;豬肉價格下降33.3%,降幅比上月收窄8.1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2%,漲幅與上月相同,影響CPI上漲約1.78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汽油、柴油和液化石油氣價格分別上漲29.0%、31.7%和26.9%;住房保養維修及管理、教育服務價格分別上漲3.1%和2.6%。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CPI溫和上漲受幾方面原因影響:一是國內部分地區散發疫情導致商品物流成本上升,疊加居民加大消費品儲備,從而推動果蔬等商品價格上漲;二是國內豬肉供需關系向平衡方向調整,豬肉價格觸底回升;三是能源價格走高,推升居民出行成本;四是去年低基數效應也推動物價走高。
“當前食品和能源價格仍然是影響CPI走勢的主要因素。”溫彬表示,4月份食品價格結束了此前連續4個月的回落,同比上漲1.9%,創下2020年11月份以來的最大漲幅。受部分地區疫情反彈影響,囤貨需求有所增加,物流成本相應提高,蔬菜、水果等食品價格均有明顯上漲。而近期豬肉產能繼續調整,國家有序開展凍肉收儲工作,本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同比降幅收窄。
PPI同比漲幅回落
中下游制造業成本壓力稍緩
董莉娟表示,4月份,盡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但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保供穩價決策部署,P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PPI上漲0.6%,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8%,漲幅回落0.6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2%,漲幅與上月相同。國際原油、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國內相關行業價格漲幅回落。
從同比看,PPI上漲8.0%,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10.3%,漲幅回落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1.0%,漲幅擴大0.1個百分點。保供穩價政策效果繼續顯現,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漲幅回落的有22個,比上月增加1個。
在周茂華看來,4月份PPI同比趨緩,表明部分中下游制造業商品材料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但同比仍維持8.0%的高增速,可見商品原材料價格仍處于高位運行,部分中下游制造業企業生產投入成本壓力尚存。
董莉娟表示,在4月份8.0%的P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5.9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2.1個百分點。
PPI與CPI之間的“剪刀差”
連續6個月縮窄
4月份,PPI和CPI同比漲幅之間的“剪刀差”回落至5.9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盡管4月份PPI與CPI“剪刀差”進一步收窄,但當前PPI同比漲幅仍然處于明顯偏高水平,加之核心CPI同比漲幅也在下滑,中下游小微企業承受的成本壓力依然很大。因此,近期財政貨幣政策加速推進退稅減稅降費,加大針對小微企業金融定向扶持措施。
展望后期走勢,周茂華預計,年內CPI同比仍有一定上升空間,但消費者物價動能保持溫和。
“短期內,季節性因素推動果蔬供給增加,其價格有望保持平穩;另外,國內繼續加大商品保供穩價力度,有助于降低輸入型通脹壓力。”周茂華分析道。
PPI方面,周茂華預計,年內PPI同比將延續回落態勢。主要是受全球經濟趨緩拖累,能源等商品價格短期內不改回落態勢。同時,國內保供穩價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國內能源等商品市場運行平穩,疊加去年高基數效應將持續顯現。
周茂華表示,從近幾個月物價走勢來看,我國溫和通脹對國內穩增長政策影響有限,但目前我國面臨的問題既有需求不足,也有供給受限,行業間復蘇不平衡。下一步,需要監管部門采取有針對性措施,精準紓困,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確保基礎性貨運物流等正常運轉,并積極穩定企業與消費者預期。
22:37 | *ST鵬博美元債券持有人通過特別決... |
21:54 | 中微公司2024年營收突破90億元 刻... |
21:53 | 華東醫藥2024年營收凈利雙增長 研... |
21:53 | 馬鋼股份:董事會決議公告 |
21:53 | 聯瑞新材: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3 | 中農立華:第六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3 | 中農立華:第六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 |
21:53 | 中偉股份:2025年第四次臨時股東大... |
21:53 | 中路股份:十一屆六次監事會決議公... |
21:53 | 中光防雷:第五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3 | 中光防雷: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 |
21:53 | 源杰科技:2025年第二次臨時股東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