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4月即將結束,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個月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速度明顯加碼提速,但也在最后一個交易日上演大反轉。
截至4月29日16時30分,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間收報6.5866,較上一交易日漲249個基點。過去一個月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達3.8%,從縱向比較看,人民幣匯率進入一段快速調整時期,但與同期亞洲其他貨幣橫向比較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實則屬于正常波動。過去一個月內,曾經有著避險貨幣之稱的日元兌美元匯率重挫超7%,韓元兌美元匯率貶值近5%,泰銖兌美元匯率貶值近4%左右。
隨著人民幣匯率彈性的進一步增強,以市場為主導的匯率走勢成為對沖內外部沖擊的“減震器”。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并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短期內快速走貶是對內外部復雜形勢的正常反映,近期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密集出臺,有望夯實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的基礎。
市場情緒擾動
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快速貶值,更多是由內外部沖擊下預期轉弱的市場情緒主導。正是因為受市場預期和情緒影響,匯率走勢往往會在短期內呈現急跌急漲的明顯波動。
4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顯提振了市場信心。受會上釋放的利好政策消息影響,當天下午股市、匯市齊漲。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均上演由跌轉升的180°大轉彎。
其中,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最高升至6.61左右,收復日內全部跌幅的同時,還較日內低點反彈近8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收復6.6重要關口,較日內低點反彈近600點。
截至4月最后一個交易日的16時30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過去一個月貶值幅度為3.8%,與同期亞洲很多貨幣兌美元的波動幅度相當。此外,反映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年初至今依然保持小幅升值。
人民幣匯率難大幅貶值
目前在岸和離岸人民幣的匯差從此前400多點的高位回落至200多點,反映出離岸空頭頭寸有所減弱。盡管市場普遍認為,受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美聯儲加快貨幣政策收縮步伐等內外部沖擊影響,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有小幅貶值空間,但中長期看并不存在持續單邊貶值的基礎。
這一方面得益于我國今年仍有望維持貿易順差的基本面支撐,另一方面,我國有豐富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儲備工具,可在必要時發揮政策逆周期調節的作用,穩定匯率和市場情緒。
國家外匯局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1450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最高值;來華直接投資凈流入1070億美元創新高,反映出外資在華投資興業意愿較強。盡管3月以來,受疫情多地散發影響,我國外貿出口承壓,但2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回應外資企業來華營商便利等訴求,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高盛宏觀研究團隊前瞻認為,在出口價格上漲的背景下,貨物貿易將保持強勁,服務逆差將維持低位。近期相關部門正著力保障物流暢通和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這意味著4月份出口下行的情況僅是暫時的,貿易順差隨后將恢復至穩健水平。因此,預計大規模資本外流和迅速而且大幅度人民幣貶值的概率仍然很低,但不排除短期內由于疫情反復和美元走強對人民幣匯率帶來壓力的情況出現。
嘉盛集團資深分析師JoePerry對記者表示,匯率是經濟沖擊的吸收器,目前人民幣貶值將有助于緩解經濟壓力,并在外部競爭更激烈的情況下提高出口競爭力。近期中國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之后,人民幣在繼續走貶之前可能會稍事企穩。未來,中國央行調控的政策空間仍然充足。
“我們并不認為人民幣會大幅貶值。”JoePerry稱,數據顯示,中國債券和股票市場的資本外流在4月份有所減少,尤其是中國債券的持有者更多是長期投資者。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