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新、保利集團、東方電氣、中國電建等十余家央企日前相繼召開年度工作會議,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任務。其中,全力以赴穩增長、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等成為2022年央企發展關鍵詞。
穩增長成為首要任務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日前在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指出,2022年要緊緊圍繞“兩增一控三提高”目標,把完成穩增長任務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以穩促進,以進固穩。要穩得主動,力爭實現“開門紅”、開局穩。要落實跨周期調節工作要求,及早制定有利于穩增長的措施。
穩增長成為2022年首要任務。中國國新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渝波在集團工作會議上強調,2022年要全力以赴穩增長,落實好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提出的“兩增一控三提高”要求。
保利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振高表示,2022年集團上下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實現高質量穩增長為首要任務,主動作為,精準發力,確保實現“三匹配、三提高、三穩定”全年經營總目標。
中國電建集團、國機集團均強調,落實2022年工作要求和目標任務,要堅決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東方電氣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俞培根強調,2022年要全面高質量完成“兩增一控三提高”目標,確保主要經濟指標再上新臺階,再登新高度,向著“千億跨越”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中鋁集團提出,2022年要在ROE進一步“追標”基礎上,實現自由現金流和歸母凈利潤同步增長。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實現“開門紅”、開局穩是今年的一項重要目標,央企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應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更好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
全面完成三年行動任務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央企各項改革已吹響“沖鋒號”。
中國化學集團相關人士在2022年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提出,2022年要以改革三年行動為重要抓手,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確保上半年全面完成三年行動任務。中國電信集團表示,2022年要堅決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推進三項制度改革,一體推進政企改革并深化專業公司改革。增強企業治理水平,持續提升企業管理效益效率。此外,中國建材集團、中國國新強調,要堅決打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戰,激發穩中求進的活力、動力。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認為,作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2022年六個方面的改革將提速加力,如混改進一步深化,職業經理人制度穩妥推進,多元化激勵機制持續建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加快組建,并購重組以及國有資產證券化穩步進行。
大力推進科技創新
多家央企密集布局科技創新工作,推動一攬子創新支持政策落地。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強調,2022年要強化科技攻關,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鼓勵“揭榜掛帥”,加大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培養力度。
中國化學集團要求,2022年要著力突破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積極參與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力爭進入策源地企業和“鏈長”企業名單;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確保在建實業項目進度質量,擬向實業轉化的研發項目要加快可行性研究并抓緊組織實施,加快實業布局,做好首臺套技術和示范裝置的推廣工作。
中國節能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表示,中國節能要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持續完善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產學研用融合,更好地發揮中央企業科技創新驅動引領作用,通過主動承擔國家攻關計劃、重大科技項目和技術研究,加大綠色低碳領域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布局一批重大科研任務等實實在在的舉措,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爭當細分領域產業鏈“鏈長”。
業內人士認為,“十四五”期間,國有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通過科技創新實現技術自主自立。而推動央企、國企持續創新的關鍵,在于充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未來應加快構建業績導向鮮明的激勵約束機制,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的推進有望進一步提速。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