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10月下旬自85美元/桶高點回落后,國際原油價格一度跌至近60美元/桶低位。不過近一周來,受國際新一輪疫情及美國原油庫存下降預期等因素提振,油價再度回漲至76美元/桶。
多重因素推漲油價
12月份以來,國際油價一改此前低迷走勢,開始啟動回暖,近一周來漲勢尤其明顯。
“近期原油大漲有幾個原因,一是Omiron變種的影響程度有限使得市場對原油有了一定的做多情緒,雖然Omiron的傳播速度很快,但其癥狀卻要比其他變種輕很多,因此Omiron變種的影響程度有限對原油價格有推高的作用。二是由于美俄關系緊張,對油價有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采訪時稱。
生意社分析師薛金磊認為,近期原油強勢主要因沙特認為目前石油供應仍非常緊缺。另外,雖然疫情趨勢仍嚴重,但Omiron感染者癥狀都比較輕微,給市場帶來一些樂觀情緒。摩根大通周一在報告中表示,Omicron不會對增長前景產生任何重大影響,對油價形成利好。另外,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當周API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67萬桶,預期減少260萬桶。
后期油價上行仍有阻力
此番經歷短暫回調后油市再度回暖,市場熱度能否持續?
薛金磊認為,后市來看,疫情仍將發揮作用,歐美大批航班取消,這仍會對油價形成壓制。疊加伊朗致力于解除美國對其制裁,后期油價上行存在一定風險。
徐陽稱,油價主要受全球經濟、貨幣財政政策、供需以及國家關系的影響。就目前來看,原油并不會持續上行,首先,如果進一步上漲,美國很可能進行政治干預,這種預期會對油價產生抑制效應;第二,伊核協議正在推進當中,伊朗原油可能重回國際市場,供應可能會過剩;第三,隨著冷冬和疫情影響,同時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預期加強,這都是抑制原油持續上漲的原因。未來原油可能會是一個震蕩偏空的預期。
國信證券研報分析,展望2022年,全球原油供應端將面臨美國頁巖油產出的提升,以及OPEC+的持續增產,預期全球原油可能再度向供應過剩轉變,從而對油市形成明顯打壓。2022年美國持續縮減購債規模以及可能加息,美元存在走強預期,美國政府打壓通脹的決心也非常強烈,在此背景下,2022年國際油價大概率以震蕩下跌為主。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