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前10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1649.9億元,同比增長42.2%,比2019年1月份—10月份增長43.2%,兩年平均增長19.7%。
具體來看,前10個月,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個行業扭虧為盈,8個行業下降。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76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長2.63倍,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2.10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63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32倍,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16倍。
從10月份當月看,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4.6%,較上月加快8.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兩年平均增長26.4%(以2019年同期為基期,采用幾何平均方法計算),加快13.2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減稅降費、保供穩價等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工業企業成本上升壓力有所緩解是10月份數據的一大看點。據統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45元,同比減少0.39元,較上月減少0.58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為8.22元,同比減少0.51元,較上月減少0.29元。意味著企業成本壓力有所緩解,為擴大盈利空間創造了有利條件。
總體來看,10月份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主要呈現六大特點。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稱,一是企業營業收入增長有所加快。二是采礦業、原材料制造業利潤增長明顯加快。三是消費品制造業利潤由降轉增。四是高技術制造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五是私營企業利潤增長連續加快。六是企業單位成本費用回落,盈利水平提高。
朱虹表示,雖然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繼續回升,但上下游行業間盈利分化狀況尚未明顯改善,部分下游行業成本承壓仍較大,工業企業效益狀況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下階段,要加強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深入落實保供穩價相關政策措施,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工業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17:55 | 周期錯配“時間差風險”得以修復 ... |
17:55 | 高度關注入境游市場 南方航空制定... |
17:55 | 做好應對周期準備 吉鑫科技多線著... |
17:55 | 興業銀行一季度業績會:凈息差走勢... |
17:55 | 新元科技即將變更為*ST新元 財報... |
17:55 | 影視行業寒冬之下 愛奇藝如何破局... |
17:54 | 融創服務以8.26億元出售彰泰融創智... |
17:54 | 浦發銀行交出2025年首季經營單:數... |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