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海南自貿港建設又一重磅文件出爐。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商務部、海南省等制定《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特別措施》),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印發實施。《特別措施》包含五大領域22條具體措施,涉及醫療、金融、文化、航天等多個領域。
4月8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對此表示,這是我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以來,國家持續推動放寬市場準入限制的重要舉措,是“十四五”時期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將對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起到重要支持作用。
制度創新吸引企業落地海南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要求實行“極簡審批”投資制度。制定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清單、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對此表示,以海南作為放寬市場準入試點的先手棋,實行特別準入政策,支持海南大膽先行先試,探索更加靈活高效的市場準入政策體系、監管模式和管理體制,將推動海南樹立全國暢通市場準入的樣板,打造世界級市場治理的典范,以具有競爭力的治理模式,加速匯聚國內外高端要素,成為支持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
近年來,海南自貿港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一項項創新政策逐一亮相,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落地。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已發布第十批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涉及律師服務、離島免稅、科研合作等多個方面。
天眼查App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期間,海南省共新增近95萬家企業(全部狀態)。其中,2019年新增近25萬家企業,2020年新增超過32萬家企業。從行業分布來看,海南省2016年至2020年間新增的企業主要集中于批發和零售業,有近40萬家,占比41.9%。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占比12.8%、11.5%。
對此,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肖本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地海南自貿港,主要是因為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環境、營商環境和生態環境在不斷改善,已成為其三大核心競爭力。
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方宏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是高度開放的市場準入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二是優惠的稅收安排降低企業成本。三是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四是消費回流帶動零售市場快速增長。海南作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旅游消費回流推動市場增長。五是新產業新業態帶來新商機。
去年直接融資199.11億元
3月12日,海南證監局召開2021年轄區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會議時提出,要推動資本市場深度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發展。推動企業跨境投融資,助力海南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支持海南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發展,充分發揮上市公司落實各項國家戰略“排頭兵”的作用。
據海南證監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轄區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實施直接融資199.11億元,新增1家上市公司。另外,1家公司科創板上市申請獲通過并于2021年3月份成功上市。
記者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目前,海南已上市企業共38家,從所屬申萬行業看,涉及生物醫藥、交通運輸、休閑服務等領域。
王方宏表示,在自貿港政策下,海南在直接融資方面實現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比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政策已落地,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政策也將落地。未來,隨著市場主體的增加,尤其是中央企業、大型民企、跨國公司的進入,企業整體規模將有實質性提升,為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推動海南自貿港建設奠定基礎。
值得關注的是,《特別措施》提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下,支持海南設立社會資本出資、市場化運作的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混改基金,支持相關產業落地發展。
肖本華表示,借助資本市場幫助海南企業做大做強,不僅要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支持海南企業上市,還應該加大對天使投資、PE和VC的支持,擴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積極利用QFLP等政策支持海南企業發展。
王方宏表示,未來海南金融開放和發展的重點,一是要促進跨境資金流動便利,推動健全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二是要圍繞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加快推動發展貿易金融、綠色金融等特色金融業務;三是要推動利用資本市場,爭取更多的企業上市、發債,同時探索創新REITs、資產證券化產品;四是推進海南自貿港各類交易場所的建設;五是針對當前復雜的經濟環境,加強金融風險的防控。
09:50 | 佳電股份:全資子公司擬吸收合并三... |
09:47 | 唐德影視擬更名華智數媒 發布“123... |
09:30 | 泉陽泉: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98... |
09:29 | 六安金安機場開航 |
09:19 | 醫療服務版圖再擴張 盈康生命收購... |
09:18 | 恒瑞醫藥2024年營業收入279.85億元... |
00:39 | 龍湖集團:去年運營及服務業務收入... |
00:39 | 讓“真誠”成為信息披露的底色 |
00:39 | 長城汽車:計劃2030年海外銷售超百... |
00:39 | 整車央企將進行戰略性重組 |
00:39 | 33家基金公司2024年凈利潤合計近26... |
00:39 | 北京不動產信托財產登記試點迎新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