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日前,央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下稱“座談會”),部署推進下一階段優化信貸結構工作。其中明確提出,要把握一個“穩”字,并再次強調,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從此次會議的表述可以看出,房地產領域的信貸結構優化有兩個特點:第一,信貸政策要和“房住不炒”政策掛鉤,真正在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方面創造條件。第二,房貸政策有保有壓,一方面強調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對于開發貸、個人按揭貸款等需要充分做好風險的管控;另一方面要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真正活躍租賃市場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指出,“切實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供給,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并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亦提出,“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效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有力有序擴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
“加大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力度是為了加大租房租賃的土地供給量,能在短期內形成有效的市場供給量”,中國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同時,他認為,盤活存量房源后,也能通過住房租賃市場來解決大中城市的住房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為落實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的要求,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房地產和金融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去年12月底,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建立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今年3月份,央行上海總部印發《2021年上海信貸政策指引》,其中提出,金融機構要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增速和占比,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優先支持首套剛需自住購房需求,加強個人住房貸款管理,嚴格審查貸款人個人信息的真實性,切實防范消費貸款、經營性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同時,為貫徹“房住不炒”的部署,地方也不斷加大調控力度,今年以來亦是政策頻出。比如,1月21日,上海發布“滬十條”,打響2021年調控“第一槍”;隨后,深圳住建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我市商品住房購房資格審核和管理通知》;2月3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發布《堅持“房住不炒”,杭州嚴格審查購房家庭凍資行為》;3月22日,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對于房地產金融政策如何有的放矢,使得政策效應最大化,謝逸楓認為,一是要解決租房需求;二是支持首次置業優先于改善性需求;三是嚴格打擊投資炒房,尤其要全面堵截個人消費貸、經營貸等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保持房地產金融的穩定性;四是要落實好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從既有的房地產金融政策看,房貸集中度政策已經逐步落實,對于各銀行的信貸投放等會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各地也確實在嚴管資金。而當前此次座談會召開后,商業銀行在房貸投放方面,既會注重總量的把控,也會注重結構的調整。”嚴躍進認為,對于部分房價炒作過多的城市,信貸政策收縮的可能性增大。而對于租賃市場發展迫切程度更大的城市,則會給予信貸支持。這也啟發房地產企業等主體,后續需要積極研究此類信貸的投放,基于金融政策尋求更好的信貸支持和業務轉型,真正促進后續房地產業務的發展。
(編輯 喬川川)
09:10 | 國際化布局再提速 諾泰生物攜手Jul... |
09:10 | 逾千家公司推出年度分紅預案 58家... |
09:10 | 許繼電氣調結構提效益 去年凈利潤... |
09:10 | 優化存量尋求增量 申華控股多維度... |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