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表示,對于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資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測算,規模級別都是百萬億元人民幣。這樣巨大的資金需求,政府資金只能覆蓋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場資金彌補。這就需要建立、完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引導和激勵金融體系以市場化的方式支持綠色投融資活動。
專家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資金需求巨大,要加大金融創新,讓更多金融資源投向綠色低碳產業。
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召開全國24家主要銀行信貸結構優化調整座談會。會議表示,把握一個“進”字。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引導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加大對碳減排投融資活動的支持,撬動更多金融資源向綠色低碳產業傾斜。商業銀行要嚴格執行綠色金融標準,創新產業和服務,強化信息披露,及時調整信貸資源配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的綠色金融發展已展現巨大的潛力,將為實現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供助力。政策推動對于支持綠色金融的發展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利用好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更好的匹配綠色金融和環保項目之間的對接,則能夠更好地利用好綠色金融的助力。
近年來,我國綠色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國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綠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節能環保項目的貸款余額及增幅規模位居前列;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我國綠色債券存量超過8000億元,居世界第二。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碳減排需要巨量的資金投入,僅僅依靠銀行貸款的支持是不夠的,更多的資金缺口需要金融創新,來為碳中和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一方面,銀行可以發行承銷綠色債券,加大綠色企業直接融資力度;另一方面,促進綠色信貸支持,推動綠色信貸發展。此外,從資本市場角度看,繼續推動碳期貨等產品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市場出現不少碳減排投融資活動的金融創新產品。如,3月18日,國家開發銀行在北京成功面向全球投資人發行首單3年期200億元“碳中和”專題“債券通”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利率3.07%,所募資金將用于風電、光伏等碳減排項目,有效推動電力系統脫碳,助力實現能源系統躍遷;近日,中國銀行作為主承銷商,為國網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發行了國內首單碳中和證券化產品,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風電、水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類項目投放與債務償還。此外,還有全市場首單碳中和并購債權融資計劃、首單綠色權益出資型票據等碳金融產品落地。
“可以通過商業銀行信貸的方式,對綠色低碳產業進行支持,也可以通過商業銀行系統代理銷售綠色債券,向客戶推介綠色理財項目的方式來推動綠色低碳產業前行。還要撬動股市和債市,通過政府的產業投資來撬動更多市場資源。”盤和林說。
對于金融如何在支持碳達峰、碳中和上發揮積極作用的問題,盤和林建議,要堅持市場為導向,盡早制定碳中和綠色金融的規則和標準,試點碳排放權交易,明確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同時要防止企業通過碳中和來炒概念。
郭一鳴表示,要積極發展綠色債券,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融資支持;同時,充分挖掘綠色金融發展潛力,加大國際金融合作。
(編輯 喬川川)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