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在這個時點,總體看對各市場的觀點是,既不是積極也不是消極。我們會保持投資,在投資組合中53%是股票,37%是債券,5%是另類投資,5%是現金。因為從長期來看,投資要比以現金形式保留自己的財富來得好。”瑞士寶盛亞太區研究部主管馬修斯3月23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談及A股市場今年以來的表現,馬修斯認為發生調整主要是基于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央行在春節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撤出了一部分流動性;其二,全球持續上漲的政府債券收益率對全球成長型股票帶來了價格壓力。
“這與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任何關系,中國經濟基本面非常強。”馬修斯說,“政府制定的今年GDP增長目標是要超過6%,事實上我們認為今年GDP增長會高達8%-9%”。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經濟增速是綜合性指標,今年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增速、就業、物價等預期目標,體現了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要求,與今后目標平穩銜接,有利于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
此外,馬修斯表示,現在在投資界大家普遍有共識,中國現在所處的成長的曲線和趨勢,要好于大部分的世界其他的市場。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新冠疫情暴發之后,中國干預反應速度非常快,這就使得無論是政府還是央行,沒有必要采取其他行動比較晚的國家所采取的大幅度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
第二,雖然利率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緊繃,但是要更高一些。從中美兩國利率差值看,雖然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但是現在中國利率要高于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就會使得一些投資資金看重中美兩國之間利率差值,涌向中國市場。
第三,中國經濟長期以來表現良好,這會讓表現不錯、高質量的成長型公司在未來五年吸引很多投資人。雖然利率上漲會對新經濟下的成長型股票產生一定壓力,但是放眼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像中國和美國一樣擁有規模大、有深度的新經濟板塊。
“新經濟不是狹義的新經濟,隨著時間推移,數字化帶來的好處會惠及其他行業,如銀行、保險、制藥、家用電器、快遞等。”馬修斯說。
(編輯 上官夢露)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00:00 | 氫能或將重構能源版圖 |
00:00 | AI有望率先在醫療領域應用落地 |
00:00 | “銀發經濟”撬動高端醫療器械愈發... |
00:00 | 首旅酒店實施“人+數字人”經營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