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加速落地,在深圳、蘇州、北京、成都等地相繼開展多輪試點,形成“十地一場景”的試點應用格局。從試點情況來看,數字人民幣參與試點城市數量持續增多,試點場景多樣化、融合化趨勢明顯,多主體參與、多要素協同的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北京、上海、廣東等地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更進一步提出打造數字貨幣創新試驗區、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梢灶A計,數字人民幣將迎來加速普及、應用深化、快速創新的成長突破期。
應用試點提速
隨著數字人民幣多輪試點的相繼開展和覆蓋人群的持續增長,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
試點渠道從線下商鋪向“線上平臺+線下商鋪”并行拓展。2020年10月,深圳舉行的全國首次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覆蓋羅湖區3389家指定線下商戶,且僅限于線上近程支付。相關商家的POS機經過改造,支持數字人民幣掃碼收款。2020年12月,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活動中引入電商場景,允許消費者在特許電商平臺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支付。
試點領域從高頻消費向便民服務延伸。數字人民幣早期試點覆蓋餐飲、零售、生活繳費等日常高頻支付領域,并逐步拓展至教育培訓、便民出行、視頻網站、汽車養護等消費場景。此外,2021年1月,深圳龍華區面向春節留深務工人員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在數字人民幣應用于定向補貼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支付手段從智能手機在線支付向“雙離線”支付擴展。蘇州“雙12蘇州購物節”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上線“碰一碰”功能,還實現了無網絡狀態下通過“碰一碰”完成“雙離線”支付。北京數字人民幣試點活動引入了基于芯片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的“雙離線”支付新形式,還配套發行了搭載數字人民幣芯片支付功能的智能手套、智能手表、徽章等特色產品。
多個環節有待優化
當前,在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方面,仍有多個環節亟待優化。一是設計環節,發行方案仍需規劃布局。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其推廣應用會對傳統貨幣的發行、流通和交易產生影響。一方面,數字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也會產生貨幣乘數效應,影響市場貨幣總量供給決策。另一方面,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涉及跨境支付基礎設施、匯率兌換互認機制、技術安全保障等多環節,需要構建完善的配套體系。
二是推廣環節,大眾意識有待提升。由于第三方支付與貨幣基金緊密關聯,在“T+0”實時贖回機制下可實現即時支付、閑時計息。但數字人民幣存于電子錢包或硬錢包中無法計息,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兼顧便利支付和投資收益的方式相比,缺少足夠的吸引力。此外,數字人民幣使用很大程度上依賴人群的數字素養,多數老年人、偏遠地區人群等缺少數字技能的群體使用數字人民幣意識有待提升。
三是應用環節,支付場景仍需持續優化豐富。在各地的試點中,數字人民幣均采用紅包贈與方式進行推廣,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用戶的支付習慣,缺乏足夠的應用場景支持,用戶使用黏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同時,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主要集中在商超、便利店等具備終端收付設備的線下小額零售場景,而面對菜場小商販、個體經營戶、老齡消費者、偏遠地區消費人群等不依賴終端收付的潛在用戶群體,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打造尚需進一步下沉。
四是支撐環節,支付生態仍需各主體協同。數字人民幣廣泛涵蓋發行、流通、應用、服務、結算等多環節,涉及政府部門、商業銀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商戶、消費者等多主體,其與現有貨幣流通機制、電子支付體系、網絡金融監管等方面的銜接仍存在問題。
發力應用推廣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數字人民幣的應用推廣,筆者建議從三方面發力。一是完善配套組織機制,保障數字人民幣有序流通。加強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運行影響的理論研究,建立覆蓋發行、流通、交易、維護等全環節的數字人民幣組織運營體系。探索建立相關的監管制度,加強數字人民幣安全技術創新應用,為數字貨幣大規模、安全穩定的應用推廣提供保障。
二是打造多元支付場景,深化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率先在財政補助、公共交通等方面推行數字人民幣應用。建立數字人民幣與第三方支付的協同機制,引導餐飲、零售等小額高頻消費場景實現數字人民幣的普遍應用。探索發展個性化場景下的數字人民幣特色應用,如在北京冬奧會、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等場景下推廣數字人民幣支付。
三是促進各類主體協同,構建數字人民幣支付生態。深化政府部門與研究、金融、科技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等的合作,加強技術、研發、標準、評測、設備等能力建設。加強銀行、用戶、商戶等之間的聯動協同,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廣泛細微的支付應用生態,提升數字人民幣對不同應用場景的適配性。
09:41 | 國家統計局:CPI降幅明顯收窄! |
09:23 | 陳東升:人壽保險本質就是關注人的... |
09:19 | 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加速擴張 產業... |
09:15 | 2025長壽時代論壇在武漢舉辦 |
09:14 | 科創50龍頭公司展現高質量發展新圖... |
09:09 | 交通銀行:著力用好股票回購增持專... |
09:01 | 多家貴州上市公司發聲:關稅影響有... |
08:32 | 重大重組預案公布!688655,復牌! |
07:19 | 國有大行火速行動! |
00:44 | 劃時代的創新絕不囿于投資回報率 |
00:44 | 密集回購增持彰顯中國資本市場韌性... |
00:44 | 進一步釋放險資長期與穩定的“天性...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