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今年財政直達資金規模大幅提高,僅中央財政直達資金規模就達2.8萬億元,基本實現中央財政民生補助資金全覆蓋。《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各地財政系統工作信息發現,近期,財政系統調研重點推進直達資金政策全面落實。
“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是在去年為有效支持地方抗擊疫情和援企紓困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改革性措施。今年中央財政直達資金規模達到2.8萬億元,占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近30%。”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在停止發行抗疫特別國債的情況下直達資金規模增加,一方面說明直達資金效果明顯,極大提高了中央財政補助資金下撥速度,也極大提高了資金的時效性和使用價值效益;另一方面,強化了財政集中支付渠道作用,有效避免了資金在途占壓和轉移挪用等問題發生,極大地保證了財政資金安全。
按照財政部此前發布的《關于提前部署做好2021年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對于2021年全國兩會后下達的直達資金,省級財政部門應在接到中央直達資金指標發文后三十日內,完成制定分配方案、報財政部備案、按財政部反饋意見下達預算的整個流程。
據記者梳理,財政系統對推進直達資金政策落實高度重視。例如,財政部江西監管局采取現場核查與非現場監管的“點”“面”相結合方式進行全程跟蹤監控,扎實做好直達資金常態化監管工作。上饒市鉛山縣靈活采用了“互聯網+監管”和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方式,對該縣資金管理使用、項目建設落實的真實性、規范性逐一進行分析比對、查證核實;另一方面以“點”上核實為輔。結合面上情況梳理疑點,深入各相關部門、廠礦企業、建設單位及項目工地進行現場查勘,進一步核實資金是否及時下達,是否真正惠企利民。
再如,財政部四川監管局將直達資金監管作為2021年的重要工作抓細抓實,推動建立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監控機制,促進提高財政資金效能。在四川監管局涉及直達資金工作的處室設立排班制,每月選擇至少1個縣區或者1-2個重點單位、重點項目、重點支出方向輪流開展現場監管。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財政直達資金是對基本民生和就業的基本保障,也是對市場主體重要的支持。財政系統調研推進中央直達資金政策全面落實,就是規范直達資金的使用和分配,推進直達資金高效地運行,保證直達資金的精準和全面落地,更好地惠企利民。
張依群表示,中央財政直達資金具有顯著的示范效應,有力地帶動地方整體財力快速下移,省級財政補助資金也會比照中央直達資金方式直撥市縣,強化財政預算約束,減少橫向過度干擾和肢解分配,增強直達資金的集中度和靈活度,有效提升基層財政保障能力和緩解收支矛盾能力。
據記者了解,2021年度財政部適當擴大中央直達資金范圍,將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28項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整體納入直達資金范圍,同時,將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等7項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以及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基金、從失業保險基金提取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資金等2項資金實行參照直達管理,地方在上述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方面應安排的資金,一并納入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反映。
張依群認為,從長遠看,未來中央財政直達資金規模還會有所擴大,隨著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推進,央地財政體制制度和資金分配將會更加明晰,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將會更多采用直達方式,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和落地效果,形成預算編制、資金分配、直撥下達、績效監管等全鏈條一體化高質量的管理模式,加快推進現代財政制度建設步伐。
(編輯 孫倩)
09:10 | 國際化布局再提速 諾泰生物攜手Jul... |
09:10 | 逾千家公司推出年度分紅預案 58家... |
09:10 | 許繼電氣調結構提效益 去年凈利潤... |
09:10 | 優化存量尋求增量 申華控股多維度... |
00:00 | 澳優2024年營收利潤韌性雙增長 國... |
00:00 | 受益于電網建設加速 平高電氣去年... |
00:00 | 安踏集團擬以2.9億美元收購狼爪 多... |
00:00 | 科創板首份2025年一季報出爐 開局... |
00:00 | 阿里巴巴錨定“AI服務商” |
00:00 | 湯姆貓董事長朱志剛:一千個用戶身... |
00:00 | 強強聯合 分眾傳媒擬收購新潮傳媒 |
00:00 | 禾盛新材:推動業務向高附加值領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