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見習記者 郭冀川
美國眾議院批準了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救助計劃,首批人均1400美元的紓困補助金已于3月12日開始發放。雖然有經濟學家預計,此舉有望在未來幾個月助力美國經濟復蘇,但隨之而來有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通脹。
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前后三次紓困救助計劃雖然都包括對個人的現金補貼和失業補助等,以及對企業和地方政府的補助、對公共衛生機構的補助,但此輪紓困救助計劃不同于前兩次傾向于對企業的救濟,加大了對個人補貼額度,有1萬億美元是對美國家庭的補貼。
當大量資金被注入經濟,尤其是發放給普通民眾現金,隨之而來的將是消費支出的增加,進而帶動產品價格上漲。包括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在內的經濟學家,紛紛對此輪紓困補助的規模感到擔憂,認為它會導致需求上升到經濟無法滿足的程度。
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宏觀經濟學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自疫情暴發至今已先后推出約5萬億美元的救助措施,約占美國GDP的25%,這在全球絕無僅有。除了財政刺激,美聯儲也在動用量化寬松等政策工具,這必然提升通脹風險,隨著新的資金流入市場后,后期大量的流動性會繼續推高金融和商品市場價格。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美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來看,新冠紓困救助計劃中有1.2萬億美元資金將于今年投入使用,遠超預計的產出缺口,美債利率也出現上升趨勢,這將導致全球通脹上升、資產價格上漲、市場投機氣氛增加,也使美國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由于美國經濟有顯著的外溢效果,紓困金就像扇動翅膀的蝴蝶,在帶來美國經濟繁榮、推動美元指數走強同時,也向外輸出風險。
鑒于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美國不斷擴大的財政赤字,將會有一部分變相由其他國家承擔,美國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不僅可能會引發自身的通脹風險,還會給不少發展中經濟體帶來“輸入型通脹”的問題。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全球已經出現通脹跡象,包括商業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這其中不僅有各國面對疫情的量化寬松政策,還有資本的炒作行為等多種因素,因此對通脹應該保持充足警惕。雖然糧食和大宗商品原材料價格有明顯上漲,但離歷史最高水平仍都有一定差距,隨著全球經濟體量大幅增加和消費水平提升,物價上漲已是一個必然趨勢,目前來看通脹尚在控制當中。
桂浩明說:“美國開放經濟的特點決定了紓困資本的外溢效應,會帶來需求端的擴張,進而推動供應的增加,由于美國很多產品是通過全球配置來完成的,也會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需求。如果能夠有效遏制通脹風險,國際經濟秩序得到有效維系,也會一定程度提振全球經濟。”
全球資本輸血美股繁榮
隨著美國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救助計劃通過,標普500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在3月11日創出歷史新高,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啟動反彈行情,疫苗的推廣和通脹數據緩和等因素都在提振美股投資者的信心。
桂浩明表示,紓困救助計劃不僅使美國公司受益,也會影響到部分中國企業,今年中國對美出口份額大量增加,增速遠高于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美國市場的需求增加,也會對中美貿易產生更為積極的影響。如果商品原材料等價格不會大幅增長,會對A股相關公司帶來更多正面作用,而對于一些原材料大量依靠進口的企業來說,就要面臨一定風險了。
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1年1月至2月,中美貿易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81.3%,達到約1098億美元,在中國的所有貿易伙伴中是漲幅最大的。其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增長87.3%,達805.3億美元,同期美國對華商品出口額為292.7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增長66.4%。
王鵬表示,受抒困法案預期的影響,近期美元階段性走強和美債利率趨于上行將在短期內吸引部分資金回流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資本市場形成一定的壓力。如近期國內資本市場“北向資金”累計凈賣出總量增大,A股主要股指也出現明顯回調,前期受到資金熱捧的概念個股跌幅居前。
王鵬說:“美國要避免自身經濟、金融受到風險和傷害,勢必會把危機轉嫁給別國,這是美國一貫的手法。對于美國經濟刺激計劃將給全球資本市場帶來的沖擊,應該予以高度警惕,進行有效防范,尤其是全球通脹預期上升導致資產定價波動,容易對別國高估值股票形成進一步打擊,甚至造成美國股市一片繁榮,但其他國家的股市卻震蕩下行。”
(編輯 張偉 白寶玉)
20:26 | 國際市場持續拓展 中際聯合2024年... |
20:26 | 康鵬科技:參股公司潤滑油基礎油產... |
20:24 | 寶地礦業: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0:24 | 驕成超聲:4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24 | 江西長運:第十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0:24 | 江西長運:第十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0:24 | 江蘇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20:24 | 江蘇銀行:4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度... |
20:24 | 江蘇國泰:關于舉行2024年年度報告... |
20:24 | 健民集團: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四次... |
20:24 | 嘉事堂:公司高度重視與資本市場的... |
20:24 | 佳隆股份:醬油業務是佳隆開平子公...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