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楊潔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官網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514億元,同比增長5.0%,增速比10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同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11月份,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4072億元,同比增長4.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442億元,增長5.6%。
“我國消費市場延續了良好的恢復和增長態勢,11月份增速超過市場預期”。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主要源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各行各業都逐漸擺脫了疫情困擾,曾經受影響較為嚴重的影院、旅游、酒店、餐飲、演藝等已重啟,經營情況越來越接近于疫情之前。
《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注意到,亮眼消費數據的背后離不開一系列政策的支持。
“總體來看,社會消費已逐漸恢復到正常水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具體來看,數據呈現三大特點:一是下沉市場的消費增速較為搶眼,未來鄉村消費可能會成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一個重要的、持續的增長源;二是網購相關商品零售額明顯增長,未來線上消費將是一種趨勢;三是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保持了20%-40%的增長率,這對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會激活更多消費升級商品的需求。
“從消費結構看,消費市場新動能繼續火熱,網購、直播帶貨、線上拼單、遠程問診等新消費業態的需求都極其旺盛;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商品均呈較大幅度增長,反映出居民消費升級的腳步在前行。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的當下,消費市場將繼續穩步回暖。”付一夫表示。
付凌暉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下一階段,消費仍然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近些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度高,隨著經濟逐步恢復到常態化的增長,消費仍然會成為經濟的主要引擎。
談及未來如何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付一夫建議,首先應重視后疫情時代新消費業態的重要地位,如直播帶貨等,著力布局并出臺相關的支持方案,同時針對行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強化治理,以此來推動新消費業態的健康發展;其次,要注重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積極發展文旅、會展等產業,繼續支持包括吃、行、游、購、娛等在內的夜間經濟發展,進而帶動各地消費的提振;最后,要進一步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經營,從而穩住民眾就業,有了穩定的工作,才能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解決消費上的后顧之憂。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