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的發展方向正成為業界共識。“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召喚和必然選擇,也是實現綠色復蘇的重要手段。”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在12月10日召開的中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研討會上表示。
近期,中國提出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長期目標。作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中國的綠色金融之路該如何揚帆?在創新研討會上,政策的制定者和業界專家們給出了方向。
綠色金融取得長足發展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當前,以“國內統一、國際接軌”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正在加快構建。劉桂平稱,多項綠色金融標準制定已取得重大進展,中歐綠色金融標準對照研究工作也即將完成。部分綠色金融標準草案稿在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先行先試,既指導了試驗區的綠色金融工作,也切實提高了綠色金融標準的制定質量。
劉桂平表示,截至目前,各試驗區已開發上線16個與綠色金融有關的系統,有效解決了綠色項目識別問題,降低了綠色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擴大了綠色金融服務的范圍和覆蓋面。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體系充滿活力。“綠色金融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涌現。”劉桂平說,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1.55萬億元,存量規模居世界第一位;截至今年6月末,綠色債券存量規模1.2萬億元,居世界第二位。
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日益完善。“人民銀行在全球范圍內率先開展綠色信貸業績評價,有效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綠色資產配置、強化風險管理,也為貨幣政策應對氣候變化預留了空間。”劉桂平說。
完善綠色金融標準
業界認為,在邁向“30·60目標”的進程中,綠色金融的發展仍有不少想象空間。
一方面,綠色金融標準亟待進一步明確。“在綠色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挑戰。例如,綠色金融的創新和科技手段的使用仍需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綠色金融標準尚未統一。”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及首席財務官Leslie Maasdorp說。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建議,應當以碳中和為約束條件,完善綠色金融標準,保證綠色項目、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目錄中的項目不損害應對氣候變化目標。
另一方面,環境信息披露制度需要進一步擴圍。“建立覆蓋面更廣的、強制性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并逐步將披露要求擴大到金融機構。”馬駿表示,碳排放和碳足跡應該成為披露的基本要求。
此外,碳市場金融屬性有待強化。香港能源交易公司首席執行官黃杰夫表示,要充分認識到碳市場的金融屬性,強化碳市場在碳減排和配置綠色金融資源中的作用,鼓勵金融機構參與,發展碳金融產品和碳排放權抵質押融資,提高市場流動性。
創新發展綠色金融
支持實現“30·60目標”
為持續推動中國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劉桂平表示,將充分發揮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復蘇的重要作用。圍繞“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不斷改善綠色產業和綠色項目的融資環境。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成功簽署為契機,深化綠色金融國際合作。
“創新發展綠色金融,支持實現‘30·60目標’。”劉桂平表示,將逐步把氣候變化相關風險納入人民銀行政策與審慎管理框架,高質量建設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碳減排的體制機制。系統性推進碳排放權和碳金融市場發展,提高碳價格形成效率。
中國是全球唯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國家。“自下而上”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已成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的一張名片。
劉桂平表示,將深入開展綠色金融改革創新基層實踐,要繼續做好試驗區建設工作,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率先提出碳中和目標。“鼓勵試驗區積極探索綠色金融發展新模式,推動綠色金融支持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筑、清潔交通等領域創新發展,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