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多位業內人士在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表示,隨著全球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經濟潮流勢不可擋,金融科技創新層出不窮,但帶來的一系列挑戰也不容忽視,監管和安全體系要與時俱進,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特征和步調。
數字經濟帶來新挑戰
談及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指出,一是很多新產品逃逸在傳統監管之外;二是安全問題,一些掌握技術的人能夠透過網絡侵犯他人隱私,個人安全、企業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三是不當競爭問題,數字經濟發展非常可能形成贏者通吃局面。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認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金融業的分工更加專業化、精細化,金融機構之間以及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之間在賬戶、渠道、數據、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關聯性日益增強,傳統上的信用風險、道德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表現,在技術環境下呈現出新的變化,并與新技術應用產生的風險交織在一起,需要客觀辨別和認識新風險。
李東榮強調,所有基于網絡的各類金融行為特征,還有待深入觀察和研究,數字金融業務有關責任認定、權限管理、風險控制、業務連續性等管理工作難度進一步提升,需要對形勢嚴峻性保持清醒認識。
關注數據安全
數字化時代,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和戰略性基礎資源的地位更加突出,其安全性尤其需要引起重視。
李東榮表示,隨著購物、支付、理財等網絡活動滲透率不斷提升,一些從業機構積累了海量客戶行為數據和交易數據,但其數據保護意識、內部管理水平和網絡攻擊防范能力存在不足,也會增加數據集中之后泄露的風險。同時,由于網絡數據復制的低成本和低門檻,以及數據二次利用和傳遞的隱蔽性,從業機構過度采集數據、非法交易數據、一次授權重復用數的問題時有發生。這些問題都會給金融行業的聲譽和消費者信任帶來很大沖擊。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表示,因為金融數字化,所有金融活動都呈現為數字化過程,每個人和機構的金融安全都以數據安全為基礎和前提。監管部門也把金融數據安全作為監管的重要抓手,要求數據治理、數據安全管理等。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楊濤強調,數據要素是金融科技創新活動最重要的生產要素,要處理好數據要素運用效率與安全這個“蹺蹺板”。要注意數據運用過程中的技術安全和業務安全,在數據要素投入時應做到透明化、規范化、標準化和平等化。
在安全前提下發展創新
業內人士強調,應在安全的前提下發展創新,監管要跟上步調。
李揚強調,監管手段必須與時俱進。監管機制方面要轉變理念,進行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此外,監管對象也應調整,要關注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平臺壟斷、侵犯私人信息、權力濫用等情況。
對于機構而言,李東榮認為,從業機構作為金融安全防火墻的第一線、最前沿和重要關口,應該積極履行金融安全責任,落實金融管理部門要求,從理念、制度、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綜合施策,加快建立更具數字化時代適應性的金融安全管理和保障體系。
15:35 | 貝因美2025年度戰略發布會:重塑母... |
15:32 | 均瑤健康2024年益生菌業務營收達7.... |
15:32 | 敦煌種業一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 |
15:30 |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堅定全面擁... |
15:29 | 錨定發展新目標 海泰科開啟“行業... |
15:28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智能云生... |
15:27 | 安徽上市公司協會成功舉辦“上市皖... |
15:23 | 珍寶島去年實現營收27.04億元 加速... |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