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屆進博會進入下半場,地方交易團“買買買”也進入高潮,各種成交大單不斷刷新紀錄。
上海市委黨校開放戰略研究中心主任鄒磊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從各地的“購物車”來看,采購熱情持續高漲、采購目標不斷豐富、采購方式更加精細。在買產品、買技術、買服務背后,生動反映了各地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的新趨勢,“自動生成”一幅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的“可視化地圖”。
順應消費升級:買產品更需挑品質
11月8日,在進博會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集中采購簽約儀式上,上海交易團拉開了組團“掃貨”模式。
當天,百聯集團、光明食品集團、家樂福中國、綠地集團等30家上海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會員企業,分別與來自美洲、歐洲、大洋洲、亞洲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廠商及品牌商代表進行集中簽約,達成38個采購合作項目,總金額19.23億元。
其中,百聯集團作為上海交易團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的理事長單位,在本次簽約活動中與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廠商進行了27個合作項目的簽約,簽約總額達10.48億元,場內采購金額較去年上升超過70%。
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說,自首屆進博會以來,大型零售采購商聯盟集中交易采購成果豐碩。今年聯盟會員從首屆的21家擴容至30家,各聯盟成員著眼于“精準對接、有效采購”,進一步加大了采購優質進口商品的力度、渠道拓展的廣度和品類挖掘的深度,聚力更高水平的采購。
和上海交易團一樣,巴西的肉、新西蘭的紅酒、日本北海道的扇貝、德國的先進設備……這些來自全球的好貨紛紛被江蘇“買手”收入囊中,并將很快落地,為江蘇企業生產、百姓生活提供更優供給。
其中,江蘇交易團南京分團6日簽下7個訂單,訂單總額約2277萬美元。獨立成團的蘇寧分團也在當天拿下1000萬美元的訂單:蘇寧家樂福和全球肉類生產巨頭巴西JBS集團、浙江物產公司簽約。
家樂福生鮮采銷總監萬久根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說,JBS公司是巴西最大的跨國食品加工集團,也是全球最大的肉食加工企業。“合作啟動后,中國消費者可以在家樂福以批發零售價買到這些肉品了。”
驅動產業升級:買技術更看硬核實力
為了推動產業升級、技術創新,不少地方團還緊盯各類硬核技術。進博會首日,上海交易團的青浦企業晉聲(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摘得上海交易團首單:與參展企業冠捷投資有限公司在技術裝備館達成5億美元采購意向訂單。據悉,此次簽約,晉聲貿易相中了對方的智慧顯示類產品,及液晶顯示面板、電子元件等原材料,該產品為未來實現更多智慧物聯模式提供了可能。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浙江交易團的訂單中不少和數字有關:5日在第五屆中國(浙江)—歐洲(德國)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高峰對接會上,西門子、寶馬、SAP等50余家來自歐洲的世界500強及數字經濟和高新技術領軍企業,與浙江相關領域200家領軍企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洽談,涉及5G、工業4.0、人工智能、智慧醫療、芯片、數字工廠、數字能源、智慧物流、機器人等多個行業。
當天,浙江現場集中簽約一批重大外資和采購項目,包括重大外資項目17個,重大進口采購項目5個,戰略合作項目2個,共計64.6億美元。其中,外資項目涉及智能制造、5G通信、新材料、新能源、環保裝備等行業,總投資56億美元。采購項目涉及技術裝備、外包服務、農產品、汽車等類別,采購金額8.6億美元。
在深圳交易團采購對接洽談會上,深圳也簽下意向協議總額度為42億美元的“大單”,采購范圍涉及生物醫藥、能源、金融服務、食品和農產品等多個領域。
深圳交易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把組織企業積極參與第三屆進博會、主動擴大進口作為推動產業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要途徑,將充分利用進博會平臺,推動外貿平衡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
推動服務升級:服務貿易采購比重上升
商務部最新報告預計,未來5年,中國服務進口規模有望達2.5萬億美元。隨著服務貿易快速增長,不少地方交易團今年加大了對服務貿易的采購比重。
以浙江為例,今年浙江組織了1.46萬家采購商,4.1萬人參加進博會采購。其中,服務貿易類企業采購熱情高漲,參與企業共計4230家,較第二屆進博會增加73.8%。
在進博會正式開幕的第二天,畢馬威展臺迎來了全國百強縣前三甲之一的張家港市的來訪。以進博會為平臺和窗口,張家港市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布了《張家港市產業發展指引》,并與畢馬威中國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和張家港市一樣,在進博會上相中一家服務機構,是不少地方交易團此行的目標之一。
首次參展進博會的國際審計和咨詢公司Mazars中審眾環執行合伙人劉鈺涓對記者表示,展會期間,不少地方政府人士前來咨詢,希望能展開合作。“預計今后中國的科技、金融、大健康等產業都將迎來快速增長。尤其是金融行業,未來5年至10年,中國金融行業將有重大變革,而這將和科技、數據、速度等密切關聯。”劉鈺涓說。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