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2萬億元,達20924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3659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7265億元。減稅降費政策紅利不僅實打實減輕了企業稅費負擔,而且有力支撐了我國經濟快速恢復,為實現前三季度經濟增幅由負轉正作出積極貢獻。
工業經濟穩步恢復
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表示,稅收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工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下降0.9%,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9.2%,比二季度增速提高2.7個百分點。分行業門類看,制造業恢復態勢最好,三季度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0.5%。
工業經濟的恢復發展離不開制造業的穩步回升。制造業企業多為重資產企業,稅務部門通過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及時緩解企業階段性資金壓力,同時配合增值稅降率等一系列政策助力制造業企業加速升級。
“國家出臺的留抵退稅好政策,對農機生產行業絕對是重大利好,為進一步做好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位于洛陽的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姚衛東介紹,稅務部門及時為該公司辦理了2.84億元的留抵退稅款。“有了政策支持,我們搞研發、快轉型的信心更強了!”姚衛東坦言。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增長較快,汽車、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儀表儀器、電氣機械制造同比分別增長27.1%、25.3%、23.8%、18%和17.5%。與之相對應的是高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全國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6%,高于全部企業銷售收入增速10.8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22.1%,比二季度提高0.4個百分點,充分體現了新動能行業較強的增長動力。
居民消費復蘇向好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批發零售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年內累計增速首次實現正增長。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11.3%,比二季度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此外,零售業恢復迅速,三季度同比增長16%,反映居民實物消費穩步向好。
居民消費的復蘇,直接體現在餐飲市場上的“舌尖經濟”。在浙江臨海,地處古街核心商區的白塔橋飯店在國慶長假期間再現了往日“一座難求”的盛況。自年初疫情以來,白塔橋飯店經營情況也成了古城旅游餐飲消費的“晴雨表”。
“2至3月份完全沒有營收,當時真想不到飯店可以在二季度恢復到百萬銷售額的正常水平,并在三季度實現正增長。”臨海市白塔橋飯店經理李勝利介紹,在企業最困難時稅務部門送來了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和社保費階段性減免的“大紅包”,前三季度白塔橋飯店享受各類稅費減免12.45萬元。
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餐飲行業,也得到了加快恢復,三季度同比增長10.3%,“舌尖經濟”實現扭負轉正。
外貿企業態勢良好
今年以來,我國出臺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措施,幫助外貿企業盤活資金,積蓄發展動能。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購進貨物服務金額同比增長4.8%,高于全部企業購進金額增速1.1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長16.8%,比二季度增速提高3.3個百分點,增長態勢持續向好。
面對疫情帶來的“寒冬”,深圳中電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業務卻逆勢增長15%。該公司主管外貿的副總經理程文術表示:“稅務部門及時落實出口退稅、設備購置抵扣稅等稅收政策,大大縮短了退稅時間,加快了資金周轉,公司前9個月累計收到退稅超8億元。”
這筆稅收優惠紅利不僅穩定了企業運轉,也及時傳導至整個產業鏈。據悉,深圳中電累計已為客戶代付材料款超過5億元,有效緩解了珠三角地區600家中小型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充分彰顯了深圳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
在幫助企業盤活資金的同時,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通過稅務大數據平臺,幫助出口企業積極謀求向內銷轉型。稅收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出口企業內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7.7%,高于全部企業銷售收入增速5.9個百分點,出口企業內銷市場份額由1月份的12.2%提升至9月份的13.8%。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