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0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六方面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在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方面,《意見》提出,加大對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推動增加法治供給,加重財務造假、資金占用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行政、刑事法律責任,完善證券民事訴訟和賠償制度,支持投資者保護機構依法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數量達到4041家,合計總市值超過70萬億元。面對逐漸增大的上市公司群體,營造其規范發展的法治環境,是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今年以來,國務院金融委四次發聲,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證監會加大稽查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類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對惡性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零容忍”,持續凈化資本市場環境。與此同時,證監會也在不斷推動增加法治供給,提升違法違規成本。
“今年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呈現力度加大、執法協同、排查全面、立法提升四大新特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證監會執法力度顯著增大;證券稽核不僅調查上市公司,而且審視中介機構,實現全面排查;行政執法能夠進一步強化民事、刑事問責協作,實現協同執法;并且積極向立法機構建言修法,有效地增加法治供給,提升立法,將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打造有利于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營商環境。
從嚴從重從快
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近日,證監會披露對康得新及公司實控人鐘玉等人的行政處罰決定,合計處罰金額256萬元,同時對鐘玉、公司時任財務總監王瑜分別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對時任總經理徐曙、時任財務中心副總經理張麗雄分別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近年來,證監會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明顯加大,效率不斷提高。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證監會和地方證監局已經發布了185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和25張市場禁入決定書,罰沒款金額超過44億元,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019年度證券期貨稽查執法投資者保護評價報告》顯示,2019年證監系統共作出行政處罰決定296件,罰沒款金額41.83億元。
從處罰類型來看,上述罰單中涉及內幕交易的有63張,涉及信披違規的有69張,兩者合計占比為70.59%,約七成。合計57人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此外,證監會網站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底),證監會已對43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法案件立案調查,占同期新增立案案件的30%;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及上市公司相關主體的犯罪案件20起。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曾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上市公司監管的首要目標。給投資者一個真實、透明、合規的上市公司,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根本手段。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必須加大,不能削弱。
“今年以來,證監會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調查呈現力度大、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看出,針對上市公司違規信披、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內幕交易等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證監會采取的是“零容忍”政策,從嚴、從重、從快地追究相關違法機構和人員的責任,凈化市場環境。
一案雙查倒逼中介機構
發揮“看門人”作用
中介機構是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之間的橋梁,無論是IPO還是上市后的融資并購等操作,上市公司面臨的第一道關就是中介機構的核查。尤其是以信披為中心的注冊制實施以后,中介機構作為“看門人”的作用,愈發凸顯。
近年來,為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證監會在對上市公司進行調查的同時,對相關中介機構也啟動審查。“對于執業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甚至與上市公司等相關主體串通違規的,實行一案雙查,決不姑息。”易會滿曾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前三季度,因為在審計服務過程中未勤勉盡責,為上市公司出具的報告存在虛假記載,3家會計師事務所以及6名注冊會計師被證監會實施了行政處罰。此外,今年上半年,證監會對6家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項目中涉嫌未勤勉盡責進行一案雙查(統計口徑包含了立案未處罰情形),對正中珠江會計師事務所做出行政處罰事先告知。上半年累計新增中介機構違法案件10起,其中涉及審計機構8起,保薦機構1起,評估師事務所1起。
“一案雙查意義重大。鑒于資本市場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中介機構是市場有序運作的最為關鍵的市場主體。”田利輝表示,證監會能夠在調查有關上市公司的同時,深入調查相關中介機構的違規違法行為,這能夠讓中介機構恪盡職守,對串謀違規者敲山震虎。遵紀守法的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長足發展的基礎所在。
朱奕奕表示,證監會啟動一案雙查,對違法上市公司與不良中介一起處罰,有利于倒逼中介機構恪守誠實守信、勤勉盡責的義務,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從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規范資本市場秩序。
增加法治供給
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加大查處力度,只是“零容忍”的第一步,后續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則構成了對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立體化追責體系。
近年來,證監會持續推動增加法治供給,從行政處罰、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等方面大幅提升違法違規成本。
今年3月份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顯著提升了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罰金上限。7月底,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若干問題的規定》,同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做好投資者保護機構參加證券糾紛特別代表人訴訟相關工作的通知》,投服中心發布《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特別代表人訴訟業務規則》,中國特色集體訴訟制度正式出臺。
6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簡稱“一讀稿”),一讀稿提高了資本市場欺詐發行股票、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中介機構出具虛假證明等的刑罰力度。
目前,公司法修改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由法工委牽頭組織起草,正式啟動修法工作。上市公司監管條例制定工作也正在抓緊推進。
此外,證監會相關人士表示,正在積極配合最高院修改完善虛假陳述民事賠償司法解釋,進一步暢通受損投資者獲取民事賠償的渠道,提高上市公司及相關主體違法違規成本。
“通過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最終形成‘良幣主導’的市場環境。”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20年年會上如是說。
“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的完善是一個綜合改革,增加法治供給是實現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田利輝表示,資本市場法律體系的建立和發展,是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的關鍵所在。資本市場的有序運轉和有效定價在于公開公平公正,這需要的不僅是行政監管和自律管理的規則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的證券法,還需要證券集體訴訟等民事法條和證券欺詐罪、市場操縱罪等刑事法條。有效市場通過定價機制能夠提升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質量。同時,規范公司行為的公司法也能夠提升上市公司的行為準則,從而改善公司治理和提高公司質量。
朱奕奕表示,正式實施新證券法,落地證券集體訴訟制度,推動公司法、刑法的修改,將從行政、民事和刑事三方面,推動形成更加完善的上市公司治理法律規范體系,有利于為上市公司的監管提供更為有力的武器,為上市公司的內部治理和中介機構的監督提供更為完備的行為指南,同時還能為投資者的救濟提供更為便利的途徑,從而通過外部規范監督、內部完善治理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進而促進資本市場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