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9月21日,國務院印發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該方案包含長沙、岳陽、郴州三大片區,實施范圍119.76平方公里。
近年來,湖南省對外進出口總額逐年上升,在多個領域擁有較強出口優勢,與東盟、非洲、歐洲、拉美等經濟往來頻繁。有專家預計,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落地后,各地將會因地制宜,結合總體方案與本地優勢,量身定制打造產業新高地。
湖南企業“出海”正當時
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顯示,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電子商務、農業科技等產業,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岳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長江中游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內陸臨港經濟示范區。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臺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范區。
近年來,湖南省不斷拓寬出海渠道,在進出口總額方面屢創新高,為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落地生根夯實基礎。長沙海關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2019年,湖南省進出口總額達到4342.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與2018年同比增長41.2%,增速為全國第一。其中,出口總額為3076.1億元,同比增長51.9%;進口總額為1266.1億元,同比增長20.4%。年度貿易順差達到1810億元,同比增長86%。”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肖皓教授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湖南出海結構有明顯變化。一是出海產品結構有明顯變化,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新型陶瓷、鋼鐵等傳統強項優勢不減,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農業技術、生活用品等出口嶄露頭角,種類較以往更加豐富。二是出海主體結構有明顯變化,地方國企、上市公司、區域龍頭企業的出口力度在加強,中小微企業依靠各自獨有技術,也在出口中占有一席之地,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出臺,勢必會加速上述趨勢的良性發展。”
湖南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曹二保教授長期從事物流、電子商務及國際貿易領域研究,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湖南省進出口蓬勃發展,歸根到底是加強建設、夯實基礎、補齊短板的結果。在進出口基礎設施方面,湖南省擁有保稅倉13家、出口監管倉6家,進境指定監管場地8個;綜合保稅區有5家,數量達到中部地區第一名。在國際物流方面,湖南省打通鐵海聯運、陸海聯運、空港、湘歐快線等多種通路。這些舉措讓‘既不沿海、又不沿邊’的內陸省份成為對外出口創匯的新高地,支持更多‘湘字號’產品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因地制宜打造新高地
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顯示,要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被譽為“工程機械之都”的湖南長沙通過多種舉措,培育出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一大批優秀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全球建設事業。而今,以星邦智能為代表的新興企業依托優勢產品猶如雨后春筍般脫穎而出。
星邦智能多年來從事高空作業系統的設計、開發和應用,構建了自行直臂式、自行曲臂式、自行剪叉式、蜘蛛式、車載式、套筒式等6大系列高空作業平臺。產品不僅應用在國內市場,同時還銷往東南亞、澳洲、中東、南美、歐洲等海外市場。星邦智能董秘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08年,我們星邦智能在湖南長沙成立。成立以來,我們得到政府多方支持,在勞動用工、基礎設施、市場對接、院校合作等方面受到關懷呵護,得以茁壯成長。”
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還提到,要暢通國際化發展通道,建立進口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水果集散中心和進口醫藥物流中心。對此,曹二保教授表示,“當前,湖南省與東盟、非洲、歐洲、拉美等經濟往來頻繁,上述地區擁有各自優勢產業和豐富資源。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落地后,預計各地將會因地制宜,結合總體方案與本地優勢,量身定制打造產業新高地。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既鼓勵出口產業為國創匯,也鼓勵進口產業服務民生,把出口創匯和進口消費結合起來,定能形成內外循壞、相互促進的良好格局。”
在剛剛結束的2020中國國際食品餐飲博覽會和2020中國食材電商節上,國聯水產、中青水產等進口海產品供應商銷售代表先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湖南消費潛力巨大,會展訂貨超出預期,但是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有待加強,期待湖南未來成為內陸進口海產品消費新高地。
曹二保教授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舉例來說,依據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協定,智利三文魚已享受我國零關稅待遇,是我國進口日益增多的大宗免稅海產品之一,現已從沿海市場推廣至內地市場,但是在湖南市場上尚不多見。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落地,有利于加快湖南特種物流、跨境電商等業態發育成長,有利于湖南貿易企業利用現有優惠政策,積極引入質優價平國際原料和產品,有利于促進湖南餐飲消費、食品加工、生物提取、母嬰用品、養老保健等民生事業繁榮。”
(編輯 上官夢露)
15:22 | 韋爾股份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55.2... |
15:21 | 甘肅能源一季度實現扣非凈利潤4.79... |
15:20 | 濰柴動力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5:17 | 北京股權信托財產登記政策“破冰”... |
15:15 | 海爾智家一季度業績穩健增長 AI創... |
15:15 | 最高法:加強對涉新就業形態民事糾... |
15:10 | 中國重汽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龍... |
15:08 | 蘭石重裝下屬兩家子公司入選甘肅省... |
15:07 | 皇氏集團一季度扣非凈利同比增長超... |
15:07 | 安旭生物2024年報解讀:穩健經營筑... |
15:05 | 上交所首單“實驗室經濟”科技創新... |
15:04 | 可口可樂一季度實現營收111.29億美...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