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31日電 在中美關系遇冷、美國監管環境變化大背景下,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內地資本掀起了赴港上市熱潮,京東、網易都在2020年完成了在香港二次上市,內地大批新上市公司也選擇了港交所。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7月27日亦對外發聲,表示將對赴美中概股進行梳理,符合回歸條件的,支持其回歸A股或回歸港股發展。
香港交易所環球上市服務部副總裁張曉夏30日在“2020外洽會系列論壇——香港創新科技助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線上研討會”中介紹,上半年,港交所共有64家新股掛牌上市,募資總額約875億港元,來自美股的中概股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集資額占比62%。還有18%來自生物科技和醫療健康領域,受疫情影響,業務增速加快和市場高度關注,該類公司加速了上市節奏。“下半年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一些其他海外中概股登陸香港資本市場。”
張曉夏還指出,在過往11年里,港交所7次位居全球IPO募資額首位。2019年新上市公司183家,共集資3142億港元,較上年增加9%。
2018年4月,港交所修訂《上市規則》,允許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創新產業公司以“同股不同權”架構在主板上市,以及允許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同年小米、美團陸續登陸香港資本市場,并于2019年10月28日納入港股通。2019年11月,阿里巴巴成為第一支回港做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為當年全球規模第二大新股發行,同時也是2010年以來香港融資規模最大的公開發行。
對于赴港上市熱的原因,張曉夏表示,香港可幫助中國公司連接國際投資者,同時還能靠近本土市場。香港約80%是機構投資者,是一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市場,海外資金來源匯集了中國內地、美、英、日、韓、新加坡、中東、歐洲等地的資本。在目前國際關系相對復雜的情況下,香港多元化的投資者比例組成會給企業帶來一定信心。
“其次,從上市后的集資效率來看,香港可以為企業提供高效和多元化的再融資。”張曉夏說,在香港最快一晚上可做完一個股份增發,俗稱“閃電配售”,這也是最多香港上市公司會用到的再融資方式。
“香港的上市制度以披露為本,規則和流程清晰高效,尊重市場規則不會干預定價。”張曉夏表示,從提交上市申請后平均6到9個月就可以完成整個上市流程。此外,中概股在香港做二上市程序簡單直接,無需承擔繁瑣的持續上市責任。香港的股份與美國ADR可以相互轉換,兩地市場同時具有價格傳遞作用,形成全天候的股票流通體系,促進股票活躍度。港交所今年上半年受理了129個上市申請,赴港上市的企業數量仍然非常強勁。她表示歡迎更多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
18:03 | 國聯水產2024年實現營收34.09億元 ... |
18:03 | 人社部:擬制定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
18:01 | 美的樓宇科技以全鏈路打造iBUILDIN... |
18:00 | 大名城2024年營收41.71億元 地產... |
17:59 | 劍橋科技提交赴港上市申請 “A+H”... |
17:59 | 去年股價累計漲幅超56%!江蘇銀行... |
17:58 | 博俊科技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長 持... |
17:58 | 綠地控股2024年營收2406.4億元 |
17:58 | 旭光電子積極構建全方位電力業務體... |
17:57 | 海默科技2024年核心業務穩健經營 ... |
17:54 | *ST陽光披露2025年一季報 “保營收... |
17:45 | 一季度裝機規模不斷提升 立新能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