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元持續下跌與美債收益率走低的雙重壓力下,人民幣債券儼然成為全球資本眼里的“香餑餑”。
8月4日,中央結算公司最新發布的7月債券托管量最新數據顯示,當月境外機構的人民幣債券托管面額達到23441.24億元,較6月環比驟增1481.13億元,創下今年以來最大的單月增幅。
“對收益率的追逐,正驅動越來越多海外機構大幅加倉人民幣債券。”對沖基金BMOCapitalMarkets策略分析師AaronKohli向記者分析說,加之7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反彈,進一步點燃他們追加投資人民幣債券的熱情。
數據服務提供商ICE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受各國央行持續加碼貨幣寬松的影響,截至6月30日,全球60萬美元債券市場里,收益率不到1%的占比超過60%。
“這迫使越來越多全球投資機構不得不將大量資金從低收益歐美債券撤離,轉向新興市場債券以博取更高的收益率。”AaronKohli指出。其中,收益率接近3%且高信用評級穩定的人民幣債券,日益成為他們眼里的熱門品種。
一位華爾街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透露,在追逐高收益的驅動下,7月以來全球投資機構對人民幣債券的配置策略趨于多元化,不少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與新興市場債券投資基金正悄悄加倉收益率更高的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
“以往我們擔心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在去杠桿期間容易爆發兌付違約風險,因此它們在人民幣債券投資組合的配置比例不到2%,如今隨著中國相關部門采取多項措施扶持民企發展,加之專項債與抗疫債大規模發行改善地方政府財政收支狀況,我們正打算將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的配置比例調高至最高5%。”他向記者透露,這意味著整個人民幣債券投資組合實際回報率將額外增加逾80個基點。
這位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經理坦言,此舉也受到全球資本風險偏好轉變影響。在美聯儲持續加碼QE措施與持續買入垃圾債的帶動下,大量追逐高收益的資本涌入美國垃圾債市場,令7月美國垃圾債漲幅創下過去9年以來單月最大值,即垃圾債平均收益率從6.85%大跌至5.46%。
在他看來,相比美國破產企業驟增導致垃圾債投資更像是“高風險中博取高收益”,中國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無論是投資安全性,還是收益率均更具吸引力。
人民幣國債的“替代效應”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相比5-6月全球資本主要基于避險考量加倉人民幣債券,7月他們繼續大幅增持人民幣債券,更多是沖著收益率而來。
畢竟,隨著美聯儲持續加碼QE措施,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0.538%,再度逼近年內低點。加之其他國家紛紛加大貨幣寬松力度,導致全球逾60%債券收益率不到1%。
“這無疑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債券配置挑戰。”一位歐洲大型資管機構債券投資部門交易主管指出,這意味著若持有這些債券到期,他們根本無法實現3%的債券投資預期回報率。更糟糕的是,美元貶值正在吞噬大量美元債券的實際回報率。以10年期美債為例,盡管其名義收益率跌至0.538%,但若未來6個月美元指數下跌2%,那么實際收益率(名義收益率-匯率跌幅)一下子跌至約-1.5%。
事實上,全球資本更快找到了兼顧投資安全性與高收益的兩全其美解決方案——大幅加倉人民幣國債。
“我們的投資模型顯示,目前中美利差達到243個基點(即中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之差),若美元貶值令未來6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2.5%,那么持有人民幣國債的實際投資回報率將達到4.93%。”上述歐洲大型資管機構債券投資部門交易主管表示,目前在全球投資級別債券里,收益率超過5%的占比不到3%,因此加倉人民幣國債與看好人民幣匯率升值,反而成為絕佳的替代性投資選擇,大幅緩解全球投資機構對日益稀缺的高收益投資級債券激烈爭奪。
過去一個月,他所在的資管機構將低收益歐美債券投資占比下調5個百分點,轉而增持新興市場高收益高信用評級債券,其中人民幣國債的持倉占比相應提高了3個百分點。
加快城投債民企信用債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博取高收益率,越來越多海外投資機構將觸角伸向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
“4月份我們通過第三方機構,對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的投資機會做了一番梳理。”一位華爾街多策略對沖基金交易員向記者透露。當時他們認為中國經濟發達地區城投公司所發行的2-3年期限高收益城投債,以及新興產業龍頭民企所發行的信用債,具備一定的高收益低風險特征。但在過去兩個月,他們遲遲未能出手投資。究其原因,一是他們擔心疫情沖擊可能導致地方財政與民企收入雙雙下滑,加劇相關債券兌付違約風險,二是這些債券尚未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按照基金內部投資規定,凡是未獲得國際信用評級機構評級的新興市場債券不得投資。
所幸的是,7月份他們成功說服基金投資委員會同意將人民幣債券投資組合的最多4%資金,用于投資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我們初步估算,若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的投資比例達到4%上限,將額外增加約55個基點的人民幣債券投資回報。”他告訴記者。
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計劃加倉城投債與民企信用債的海外投資機構不在少數——相比上述債券違約風險降低,他們更看中這些債券的高收益率,比如部分城投債的年化收益率達到約7%,較同期人民幣國債幾乎翻倍,此外部分海外投資機構正悄悄加倉收益率在8%左右,信用評級A的民企上市公司信用債。
“這背后,是他們注意到近期越來越多民企上市公司得到政府背景產業投資基金大量資金扶持,一方面助推他們產業升級獲取更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能緩解債券本息兌付壓力,令其實際信用評級遠高于市場預估值。”BKAssetManagement宏觀經濟研究主管BorisSchlossberg分析說。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