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8月3日召開的廣州企業上市工作會議上獲悉,為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廣州推出“領頭羊”行動計劃,爭取用3年時間推動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60家,其中新增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20家。
上市強企,折射出的是背后的區域經濟版圖。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最新發布的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排行榜單,廣東共有69家企業進入中國市值500強,其中廣州共18家,占比為26.08%,而深圳共37家,占比超過50%。從全國各城市的500強企業數量排名看,廣州位列全國第五位,排在杭州(20%)之后,位居第一的北京所擁有的500強企業數量則是廣州的五倍之多。
經濟發展轉型必須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城市要在未來占據發展先機,吸引更多人才,必須要打造上市強企,引領本地強企步入上市“快車道”。記者梳理發現,以一線城市為首,多座城市都在出臺相關舉措幫助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新興產業領域更是地方發力的重中之重。
廣州啟動“領頭羊”計劃
為充分發揮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廣州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出臺《廣州市加快推進企業上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行動計劃》提出,爭取用3年時間推動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60家,并根據政策形勢推動更多優質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其中,新增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20家。
數量增加并非“領頭羊”計劃的唯一關注點,廣州同樣對提升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發揮其引領經濟轉型升級的作用十分重視。《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廣州全市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達240家;到2022年,爭取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的高新技術企業和IAB、NEM、超高清視頻、集成電路、5G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新增上市公司的比重超過30%。
據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邱億通介紹,廣州企業上市不僅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還能獲得政策補貼。在境內外證券市場新上市的企業及從外地遷入的上市公司,廣州在市級層面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除了資金激勵外,廣州市還在企業服務方面“苦下功夫”。據悉,廣州正在列出做好企業服務、培養上市梯隊的工作清單,加速打造資本市場“廣州板塊”。工作清單的具體內容包括對規模以上企業和市場前景好、持續經營能力強的企業進行摸底、調度和篩選,分類分層建立擬上市企業庫,支持鼓勵各類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革等。
另外,廣州還專門成立了廣州企業上市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由廣州金融發展服務中心運作,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圍繞企業成長上市孵化搖籃的戰略定位,致力于提供上市資源培育、中介服務資源整合、投融資渠道對接、企業上市培訓輔導、路演推介展示、風險監測預警等一體化、一站式綜合服務。
政府搭臺之下,廣州企業上市的步伐不斷加快。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廣州市共推動近70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截至2020年6月末,廣州全市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191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113家,境外上市公司78家。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廣州市新增A股上市公司中的40%都屬于廣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
重點扶持企業科創板上市
強企是帶動地方經濟和就業的核心引擎。
2020年5月,中央提出“加快建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戰略部署,并圍繞新三板改革、創業板注冊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一線城市為首,多座城市紛紛緊鑼密鼓地出臺政策扶持優質企業,為本地企業上市打造快車道。
今年2月,上海在疫情初期就快速反應,發布《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支持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拓寬直接融資渠道。
今年7月,北京金融監管局亦推出上市公司“鉆石行動”計劃,力爭到2022年實現“上市培養基地”在全市各區的全覆蓋,建立全市統一的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培養具有國際一流經營業績和市場聲譽的中介機構,完成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超過100家,新三板精選層掛牌企業100家的目標。
作為廣東省內擁有上市強企最多的城市,深圳同樣重視上市企業。今年5月,在深圳市政府和深交所共同主辦的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宣講會上,深圳市副市長聶新平曾公開表示,要優先協調解決擬上市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支持更多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幫扶政策還呈現出向科技領域傾斜的特征,在科創板上市也反復被單獨提及。
北京在今年1月發布了《關于加大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聚焦科創企業發展的融資問題,大力支持科創類企業上市掛牌融資。
山東也緊隨其后,于2月發布了《關于推進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在山東篩選優質企業,建立科技型企業科創板上市培育庫。
10:03 | 肯悅咖啡進入“千店時代” 全球首... |
10:02 | 佰維存儲2024年營收同比增長86.46%... |
10:01 | 越秀資本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 |
09:59 | 希荻微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56%... |
09:58 | 連續造假遭重罰 ST錦港面臨重大違... |
09:56 | 多方合力支持“出口轉內銷” 讓外... |
09:56 | 螞蟻數科發布智能體開發平臺Agenta... |
09:55 | 華潤啤酒“扎根土地” 扛起國麥振... |
09:48 | 康隆達發布2025第一季度報告 越南... |
09:46 | 大北農:一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多業... |
09:44 | 光峰科技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新興... |
09:42 | 曹操出行更新招股書:2024年營收1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