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民銀行、證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同意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開展互聯互通合作。這意味著高達百萬億規模的中國債券市場朝著統一又邁進了一步。
公告明確,人民銀行、證監會將加強監管合作與協調,共同對通過互聯互通開展的債券發行、登記、交易、托管、清算、結算等行為實施監督管理。據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此次兩個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體分為交易前臺連接和托管結算后臺連接兩個部分。所謂互聯互通,就是銀行間債券市場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合格投資者通過兩個市場相關基礎設施機構連接,買賣兩個市場交易流通債券的機制安排。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債券市場分為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不同的債券品種由央行、發改委、證監會、財政部等多個部門分別監管。但是,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的收益率和流動性存在著一定差異,因為兩個市場投資主體不盡相同。銀行間市場主體主要是各大商業銀行,而交易所交易的主體則是各種投資機構。兩大市場受不同部門監管,各方對債券風險的判斷有差異,有時會產生監管和評級上的一些套利空間,影響貨幣政策傳導和宏觀調控有效實施,部分地限制了債券的流動性,并且有可能增加債券發行人的綜合融資成本。因此,在過去的20年里市場一直呼吁統一債券市場。
黨的十九大以來,尤其是2018年召開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堅持優化協同高效,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并進一步提出要改革和理順市場監管體制,整合監管職能,加強監管協同,形成市場監管合力。隨后不久,央行與證監會就聯合發布2018年第14號公告稱,央行、證監會和交易商協會將協同債券市場評級機構業務資質審核和注冊,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評級業務資質的逐步統一。2018年8月24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首次提出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同年12月,央行等部門聯合發文,明確由證監會依法對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違法行為開展統一執法工作。2019年,證監會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通知要求,自8月2日起,擴大在交易所債券市場參與現券交易的銀行范圍。
可以看出,中國政府正逐步推動債券市場的統一。今年4月公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豐富債券市場品種,推進債券市場互聯互通。意見還要求: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探索對公司信用類債券實行發行注冊管理制;加強債券市場評級機構統一準入管理,規范信用評級行業發展等。截至目前,統一債券市場正在穩步進行,最終要實現制度和規則上的一體化。
截至6月末,我國債券市場托管余額107.8萬億元,其中公司信用類債券托管余額25萬億元,成為僅次于信貸市場的實體企業融資第二大渠道,也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
目前,中國還需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債券市場規模,豐富債券市場品種,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融資需求,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
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有利于切實便利債券跨市場發行與交易,促進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有利于價格發現,有助于發行人更好地進行定價,優化企業融資成本,從而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同時,這也會為貨幣政策順暢傳導和宏觀調控有效實施奠定堅實基礎,有利于提升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和效率。
此外,債券市場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統一和簡化交易、清算和結算過程,有助于提升中國債市對境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推動中國債市進一步高質量發展。中國正在擴大金融開放,建立一個統一的有深度和廣度的債券市場,并在規則上與國際接軌,有助于深化金融開放并為人民幣國際化打下基礎。
19:21 | 宇新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瑞爾特:將持續推進搭建完善的銷售... |
19:21 | 朗科科技:截至2025年4月20日股東... |
19:21 | 華綠生物:公司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原... |
19:21 | 西部牧業: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數為2... |
19:21 | 博匯股份: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 |
19:21 | 遠望谷:截至4月18日股東總戶數為6... |
19:21 | 眾捷汽車:目前公司暫未有人形機器... |
19:21 | 沃森生物:公司目前有6款產品處于... |
19:21 | 回盛生物: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 |
19:21 | 眾捷汽車:產品已進入奔馳等20多個... |
19:21 | 金現代:截至2025年4月18日股東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