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太好了,我終于可以上崗了,幾個月沒帶團了。”7月14日晚間,文化和旅游部宣布恢復跨省團隊旅游(下稱“跨省跟團游或跟團游”),消息一出,旅游行業一片歡呼,有旅游從業者發出如是感慨。
為了這一刻,旅游行業已經等待了172天。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產品,跟團游將帶領整個旅游行業實現全面復蘇。”去哪兒網總裁勾志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次跟團游的逐步開放,將標志著國內旅游市場的全面“重啟”,景區、酒店、交通等旅游產品也將在跟團游的刺激下迎來新的一輪“回暖”。被壓抑了4個多月的出游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另有OTA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前自由行恢復,機票銷售相關產業率先受益,“如今跟團游恢復,旅行社終于熬出頭了!”
山東等三地率先恢復跟團游
“這給冰封半年之久的旅游行業帶來了極大的鼓舞。”談及跟團游的恢復,眾信旅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感慨到,“對企業以及游客而言,跟團游的恢復釋放出積極信號,堅定了市場對于旅游行業的信心”。
在眾信旅游方面看來,此前長達半年之久,旅行社只能經營省內游,產品運營成本高、利潤空間薄,復工復產面臨較大壓力。“跟團游恢復給企業帶來了復工復產、持續發展的信心。國內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如果運營得力、加快產品創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此前企業的經營壓力”。眾信旅游方面如是說。
飛豬方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跟團游的開放,對整個旅游業意味著很強大的信心提振。“從7月14日晚上一直到現在,機票和度假類目的搜索一直在攀升。7月15日飛豬任性飛上線后,瞬時就有近200萬人次涌入,說明大家的購票出游熱情非常強烈”。飛豬方面介紹。另有去哪兒網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上午9點,去哪兒網平臺有關跟團游產品搜索量較前一時間段增長4倍,海南海島游、云南民俗游、華東游成為搜索熱度最高的線路。跟團游解禁后,被壓抑的出游需求正在得到釋放,恰逢暑假,旅游業也借此獲得新的生機。
已有部分省份正在推動恢復跨省團隊旅游政策的落地。7月15日,山東省、四川省、青海省轉發《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的通知,成為首批恢復跨省跟團游的省份。
但北京等地區的跟團游項目尚未恢復。據《證券日報》記者咨詢某旅行社相關人員了解到,從北京出發的跟團游產品尚未上線,但“過幾天就有了。”
途家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考慮到目前仍處于疫情期間,跟團游開放釋放出游需求,但完全恢復需要一個過程,“北京恐怕會是最后一個。”另據去哪兒網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文旅部規定的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游及“機票+酒店”業務,但北京仍有部分街道被劃分為“中風險”地區。
行業向好趨勢不改
“終于等到你。”7月14日跟團游恢復當晚,有旅游行業從業者感慨道。
也有人早就不再等了。“公司裁了一半人了,也有好多小公司倒閉了。”有此前從事旅游行業,目前轉型保險銷售的工作人員小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小林告訴記者,由于公司還有部分款項尚未結算給小林,他目前還沒主動辭職,但也擔心公司“快撐不住”了。
談及疫情之后是否仍將從事旅游行業,小林認為,之前把自己局限住了,疫情期間,他被迫轉型,才發現跳出來后世界很大。
“旅游兩三年不見得能緩過來了。”在小林看來,旅游行業看似光鮮,其實這兩年業務量一直處于“狼多肉少”的局面,就算沒有疫情,他也考慮在今年換工作。
小林轉型的例子絕非孤例。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此前在朋友圈發布旅游產品的行業從業者們現在在朋友圈里做起了微商,賣起了保險,送起了外賣。
“出于生存考慮,能夠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個人選擇。”談及旅游行業從業人員轉型,旅悅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該負責人同時呼吁,希望疫情過去后,熱愛旅游行業的伙伴還能回到行業中來繼續并肩作戰。在她看來,長期角度,旅游業持續向好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仍看好旅游行業發展。
“絕大多數旅游人還是會回歸主業的。”眾信旅游方面坦言,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做副業,“但從長遠來看,旅游已成為人們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這一基本趨勢不會改變。我們的市場還在、客戶還在,多年的行業資源和從業經驗仍然具有較大的價值。”
旅游行業經歷過一段艱難的時光。上述旅悅集團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前跟團游的暫停直接導致游客數量在短期內驟減,進入行業近年來最艱難的時期。旅悅集團旗下門店也因入住率的驟降收入快速減少,經歷了陣痛期。
“短期來看,對于旅游企業而言,困難還沒有過去。”旅悅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鑒于目前國外疫情仍非常嚴重,國際游恢復遙遙無期,旅游企業仍要做好長期攻堅的準備”。
眾信旅游方面呼吁,希望國家層面能夠繼續堅定不移地推動落實復工復產,進一步完善帶薪休假相關制度和規定;希望各地方政府能夠順勢而為,推出吸引外省游客的政策或活動,給予能夠帶來客流的旅游企業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資金補貼等。
途家方面則呼吁,希望政府為民宿行業營造一個積極、寬松的發展環境,扶持民宿產業復興。“比如強化金融支持,減少稅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為民宿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對恢復生產有困難的優質企業提供財政貼息貸款。同時加強民宿行業法制化和規范化建設,刺激疫情結束后,行業的反彈恢復發展。”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