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近日,多部門聯手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繼此前財政部等三部門出臺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后,4月23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表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接下來還有更多鼓勵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將出臺。
中國財政預算績效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繼續實施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免征車輛購置稅,有利于激活汽車消費市場,推動汽車行業實現技術轉型和消費升級,鼓勵汽車行業向新能源新技術新方式轉變,通過財稅政策引導人們消費行為和開拓新的汽車消費市場,加速中國汽車產業回暖和新能源汽車行業振興。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了60.2%和56.4%。隨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3月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降幅分別為56.9%和53.2%,比2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
“從需求側拉動汽車消費,是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根本之策。隨著前期受到抑制的消費需求逐步釋放,以及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有關政策的落實,汽車的產銷形勢將進一步得到恢復甚至好轉。”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說。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上述《通知》,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
《通知》表示,綜合技術進步、規模效應等因素,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平緩補貼退坡力度和節奏,原則上2020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為加快公共交通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約車)、環衛、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2020年補貼標準不退坡,2021年-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原則上每年補貼規模上限約200萬輛。
《通知》還表示,從2020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分別達到10000輛、1000輛;補貼政策結束后,對未達到清算車輛數量要求的企業,將安排最終清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另外,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促進汽車消費,日前,財政部、稅務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是指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此前還對二手車經銷企業銷售舊車,從5月1日起至2023年底減按銷售額0.5%征收增值稅。
張依群表示,此次對新能源汽車補貼和免征車輛購置稅重在適當優化技術水平和促進產業做優做強,避免出現之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出現的騙補騙稅問題,有利于激活那些有真正技術支撐、有廣闊市場發展空間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發展潛能,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向健康發展。
“同時,此項政策與之前實施的促進二手車交易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相得益彰,有助于形成汽車消費的聯動效應,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具有市場競爭能力和健康可持續發展。”張依群說。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根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等條件合理制定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強化規劃的嚴肅性,確保規劃落實。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機要通信等公務用車除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外原則上采購新能源汽車,優先采購提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服務。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購、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貨車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車使用優勢。
黃利斌表示,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目標;繼續鼓勵相關地區出臺用電補貼、便利使用等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具體政策措施,優化配套使用環境,加大推廣應用的力度。
(編輯 李波 才山丹)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