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4月10日公布一季度金融數據。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3月廣義貨幣(M2)增速上升較多,主要是在對沖疫情不利影響的多種政策工具引導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較多。當前情況下,應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
M2同比增速超預期
“3月M2增速上升較多,總體上看有效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表示,一季度經濟是受疫情影響承壓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整個金融體系群策群力,靈活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加大對防控疫情支持力度,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在這些政策引導下,商業銀行信貸投放比較多,推動M2增速大幅回升。全社會流動性持續保持在合理充裕狀態。
數據顯示,3月末,M2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3個和1.5個百分點;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
阮健弘表示,從貸款結構看,一季度貸款主要投放在支持實體經濟抗疫和復工復產上。3月住戶貸款恢復體現金融機構對住戶部門增強經濟活動信心的支持。
展望二季度貸款情況,阮健弘說,從現在掌握的信貸需求情況看,一是隨著疫情減緩和企業復工復產節奏加快,企業生產經營資金需求會得到逐步恢復;二是隨著疫情防控措施逐步放寬或解除,個人消費貸款和購房貸款需求也會得到釋放;三是隨著政府推動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逐步開工,相應貸款需求會快速增長。
阮健弘強調,在當前情況下,應允許宏觀杠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階段性上升的目的是為了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是為了有效地推進復工復產,也是為了未來更好地保持合理的宏觀杠桿率創造有利的條件。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強調,在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同時,也會兼顧外部均衡,可以看到流動性合理充裕并不是大水漫灌。不管是從中國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數量來看,還是從利率來看,都沒有到達所謂的“流動性陷阱”,距離“流動性陷阱”是很遠的。比較中美之間的利差,目前還是處在相對合適的水平。
市場機制正發揮作用
孫國峰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我國利率體系“壓艙石”,對于維護存款市場正常秩序、防止非理性競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要長期保留。
孫國峰稱,從銀行實際掛牌利率看,各個期限存款利率沒有“一浮到頂”,特別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大多在存款基準利率的1.3倍左右,活期存款利率較活期存款基準利率也還有所下浮。近期已有部分銀行存款實際執行利率下降,反映市場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孫國峰表示,隨著近期央行有序引導市場整體利率下行,貨幣市場基金、結構性存款等一些市場化的類存款產品利率明顯降低,代表性的像貨幣市場基金、余額寶、微信理財通收益率已降到2%以內,已低于銀行一年期存款的實際執行利率。市場利率與存款利率正在實現兩軌合一軌。
孫國峰強調,隨著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深入推進,貸款利率市場化水平明顯提高,已和市場接軌。隨著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銀行發放貸款收益降低,為保持和資產收益相匹配,銀行會適當降低負債成本,高息攬儲的動力會隨之下降,從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
新設立蒙商銀行
黃曉龍稱,央行非常重視存款人利益保障。下一步,央行要做的工作是增加公眾認知,讓大家充分了解存款保險政策。
提及包商銀行改革重組,黃曉龍表示,當前包商銀行改革重組按照計劃在平穩、有序推進,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擬設立一家新銀行“蒙商銀行”。由蒙商銀行收購承接原包商銀行在內蒙古區內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人員,原來包商銀行區外的四家分行由徽商銀行收購承接。目前銀保監會已經核準了新的蒙商銀行的籌建申請,很快就會召開蒙商銀行的創立大會,包括董事會、監事會。近期經地方的監管部門批準以后就可以開業運營。
在房地產方面,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房地產業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中,穩預期尤其重要。下一步,將圍繞“三穩”目標做好工作。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