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安水務董事長張春霖一直在和水打交道。童年時期,他生活在上海青浦,那是一個水鄉。1984年,張春霖進入華東電力設計院化水處工作,為火力發電廠設計水處理項目。1995年,張春霖“下海”創業,從事環保水處理事業至今。
經過25年的成長,巴安水務從簡單的業務代理起步,如今主營業務已涵蓋市政水處理、工業水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脫硫脫硝、運營管理以及施工建設等多個板塊。“過去25年,我們還是粗放型的發展。今后30年,國際化和向高端環保產業進軍將會是我們的方向。”張春霖表示。
“下海”創業的艱難
1980年,恢復高考的第三年,張春霖進入大學校園。1984年畢業后,他入職上海華東電力設計院,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當時那個物質和人才匱乏的年代,這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歸宿。但是,在“穩定”了近十年后,1995年,不安于現狀的張春霖毅然決定“下海”創業。
“人才的短缺和管理經驗的不足,是當時阻礙公司發展的最大問題。”張春霖對“下海”后經歷的風浪記憶猶新。
水處理系統的集成設計,只有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才能勝任。于是,張春霖想到了老東家,他邀請了華東電力設計院一些已經退休的同志。新生的巴安水務在老師傅們的經驗傳授下,逐步突破設計、研發、服務上的瓶頸。
從技術工程師到一家公司的掌舵者,考驗張春霖的不僅僅是技術能力,更多的還有他的“跨界”能力。“法律、國際貿易、財務、人事管理、市場戰略等這些方面,我都不是太了解。”而這些綜合知識并沒有一個集大成的老師傅來傳授,張春霖只能重新回到圖書館,并且自己購買了大量書籍,一點一點地學。
新的挑戰,讓張春霖在社會大學中再次成為學生。轉型成為掌舵者,他花了5到8年的時間。
業務升級和“出海”
憑借代理業務,巴安水務將海外高質量的產品銷售到國內的火力發電行業,小有成就。進入新世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價格等信息逐漸透明,原來的業務代理模式難以為繼。于是,巴安水務將精力集中于為火力發電廠提供水處理系統工程服務。
如今,張春霖和巴安水務再一次“思變”。“過去的25年里,巴安水務處于快速上升的階段,但依舊是粗放型的發展。在今后的30年當中,巴安水務要朝著國際化和高端制造業的方向發展。”張春霖將實現這一目標比作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是巴安水務的行動戰略。張春霖介紹,今后公司會將設計、采購、財務等方面集中在上海中心管理。同時,公司將匯集來自多個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向全球提供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的服務。
在過去的四五年中,巴安水務進行了多項并購。自2015年起,公司先后收購市政水處理、工業水處理領域固液分離專家——奧地利KWI集團,控股擁有先進納米平板陶瓷膜技術、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ItNNanovationAG,逐步進軍高端環保制造行業。
并購之后隨即面臨的是如何有效整合的問題。面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巴安水務如何“破冰”,尋找“共同語言”?
張春霖給出的答案是:和管理層一起讀書。張春霖到子公司時,會帶上一二十本書,作為禮物發給管理層。這些書籍主要涉及公司定位,比如《BlueOceanShift》(藍海轉移)、《TeamofTeams》(賦能)等。一起讀書、一起學習討論,母子公司逐漸有了共同語言,對市場開拓有了相同的戰略和看法,培養共同的目標,建立海外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我們叫作‘分享、透明、獨立思考和數據驅動’,之后通過一些合同,一起實踐市場戰略,對彼此的信任感逐漸增強。”張春霖說。
與海外公司合作,巴安水務不僅獲得了先進的環保裝備技術,同時也邁開了參與全球競爭的步伐。
涉足海水淡化
巴安水務參與全球競爭邁出的重要一步,就是涉足海水淡化特色產業。地球表面約70%被海洋覆蓋,如今環境問題凸顯,本就有限的淡水資源變得更加緊缺。如何用經濟的方式將海水變成淡水,如何開掘海洋這座水資源富礦?世界要想“解渴”,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2017年,巴安水務在上海總部正式成立海水淡化設計研究院。該設計研究院成員來自全球各子公司,包括上海巴安、美國SWT、奧地利KWI和德國ItN。通過有效整合這些海外子公司,巴安水務將海外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進一步內化為自身的技能。
巴安水務將自己的技術應用于河北滄州渤海新區10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開啟了公司在國內的海水淡化市場。2018年,公司中標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曼格什套州庫雷克鎮5萬噸/天海水淡化廠建設項目,進一步打開“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空間。2019年,巴安水務獲得阿布扎比Taweelah海水淡化項目的氣浮+過濾的預處理工藝包。該項目是世界上最大海水淡化項目,總產量達90萬噸/天,預處理量為250萬噸/天。
2017—2019年,海外并購、投資設廠動作頻頻,巴安水務正加快發展步伐。張春霖介紹,這三年是巴安水務發展較快、投入最大的三年,是“修煉內功”階段。在不久的將來,運營和產能的收獲期將至,公司的現金流狀況以及業績等方面將得到較大的提升和改善。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