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新一輪報價出爐,這也是LPR報價改革以來第六次報價。根據央行官網消息,1月20日LPR為: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兩種品種LPR利率均與上次持平。本次LPR利率“巋然不動”,市場人士也將目光聚焦于后續的降息空間,業內普遍認為后續存在降息空間,但對于時點的判斷上略有分歧。
在本次LPR報價之前,央行依舊在月內進行了一次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1月15日,央行開展了3000億元MLF操作中標利率3.25%,利率與上次持平,市場關注MLF利率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其與LPR報價掛鉤,LPR改革以后,新LPR由MLF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來報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6日,央行2020年的首次降準落地,當日央行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8000多億元。在分析人士看來,降準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有助于降低銀行資金成本,引導LPR下降。
“之所以本次LPR保持不變,從LPR報價構成結構看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自去年11月5日1年期MLF利率下調5個基點至3.25%后,至今未動;二是銀行點差部分除了考慮資金成本外,還包括風險溢價、供求關系等因素,目前銀行負債成本呈剛性,風險溢價也有所上升,對銀行點差收窄構成牽制。”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陶金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短期內LPR下調的概率可能較小,主要原因還是央行更愿意在看到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企穩后再進行系統性地降息。另外MLF暫時未調降的情況下,考慮到報價行的競爭程度依然是不大的,LPR的調降空間并不大。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連平也指出,1月20日的LPR利率不調整,主要考慮到本月MLF利率維持不變以及CPI依舊處于高位的因素。
本次LPR利率維持不變,市場人士也將目光聚焦于后續的降息空間,業內普遍認為后續存在降息空間,但對于時點的判斷上略有分歧。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LPR不變意味著央行需要用更寬松的政策實現降成本。特別在1月降準的背景下,LPR依然不動,說明降準本身并不足以降成本。“預計春節后我們將很快迎來再一次的MLF和OMO(公開市場操作)降息,債市依然看多。展望今年,因為央行降成本還是一個重要的政策目標,未來可能還是需要更多的價格性政策操作引導LPR下降。”
陶金則認為,降準、降息的空間仍然存在,尤其是在2020年穩增長壓力仍存的情況下,但考慮到CPI等因素,春節前后MLF利率調降的可能也較小。另有券商分析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信貸+地方專項債放量,基建投資大概率會改善,一季度經濟不會差,預計一季度不太會降息,二季度是觀察窗口。連平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后期到二季度央行可能會有降準、降息的動作。
在溫彬看來,今年要實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政策目標,還需要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LPR報價形成機制,比如:適度擴大MLF交易規模,豐富各期限產品供給,增加一級交易商數量,提升MLF市場的交易活躍度,進一步破除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等。此外,降準還有空間,同時預計二季度以后通脹趨于回落,也為政策利率下調打開空間。
在此前1月16日召開的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對2020年的降準降息等問題做了回答。
孫國峰表示,觀察是否降息,重點還是看貸款實際利率,實際利率水平明顯下降,特別是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明顯下降,2019年前11個月五家大型銀行新發放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平均是4.73%,比2018年平均水平下降0.7個百分點。孫國峰還提到,存款基準利率還會長期保留,未來會根據國務院部署,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等情況適時適度進行調整。
對于是否有降準空間,孫國峰稱,目前金融機構平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9.9%,小銀行最低檔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降至6%,“我國法定準備金率處于適度水平,根據宏觀調控需要,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存在一定的空間,不過這個空間是有限的。”
10:30 | 掌趣科技發布2024年年報:加快SLG... |
10:28 | 新智認知:新興業務快速成長 經營... |
10:28 | 開盤僅3分鐘申科股份直掛漲停板 或... |
10:28 | 眾信旅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4.55億... |
10:25 | 武漢控股攜手高校舉辦第二屆青年雙... |
10:22 | 惠云鈦業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布局... |
10:21 | 聯想“一體多端”戰略加速落地 |
10:18 | 良品鋪子2024年營收71.59億元 經營... |
10:15 | 滬市公司并購重組釋放活力 產業協... |
10:04 | 以AI提效賦能 紅蜻蜓加速智能制造... |
10:01 | 分眾傳媒2024年穩健增長彰顯韌性 ... |
10:00 | 安迪蘇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