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股走強,社保基金也交出一份亮麗投資成績單。
1月1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陳文輝透露,經初步核算,2019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額超過3000億元,投資收益率約15.5%。截至2019年末,累計投資收益額1.25萬億元,年均投資率8.15%。
這意味著,去年社保基金投資收益不但收復2018年投資回報-2.28%的失地,還創下過去9年以來最高年化投資回報率。2015年,社保基金曾創下年化15.19%的正回報。
在多位熟悉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知情人士看來,去年社保基金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回報,一方面得益于A股走強,令權益類資產占比較高的社保基金獲利不菲,另一方面社保基金堅持委托投資與直接投資相結合的分散投資策略,有效抵御去年股市債市大幅波動風險以鎖定較高投資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保基金交出亮麗投資成績單同時,地方社保投資回報依然在低谷徘徊。
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直言:“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資金的投資,以安全性為首要目標,其次才兼顧收益性。在地方層面,養老保險資金大部分只能投資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無風險和低風險的產品,收益率相對不高。”
在鄒加怡看來,就投資回報而言,養老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有待進一步提升。
記者注意到,為了提升投資回報,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養老金管理機構正與社保基金開展委托投資合作。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社保基金會先后與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為10930億元,實際到帳資金9081億元。
“不過,相比約5萬億元基本養老保險金存余總額,目前委托投資的占比依然較低。”一位了解地方社保資金投資管理動態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背后,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依然秉承養老金投資“安全第一”的原則,寧可犧牲投資回報也不能讓養老金“涉險”,另一方面近年老齡化社會步步逼近,令各地養老金發放開支趨于增加,因此部分地方政府傾向“留住”更多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鄒加怡指出,就國際經驗而言,高度市場化的養老金管理機構,可以適當提高權益類等高收益資產的比重。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相關部門可以探索完善養老金投資管理制度,提高養老金管理機構的市場化運作水平,實現資產多元化配置,有效管理投資組合風險,進一步提高投資組合收益率,發揮好壓艙石的作用。
“其實,盡管當前全國基本養老保險結余資金高達約5萬億元,但仍然離不開政府補貼,且依賴度日益增強。”上述業內人士透露,“在應對老齡化挑戰,提高繳費水平難度加大,拉長退休年限作用有限,企業期待減負,財政支出承壓的共振下,只有加強養老金市場化投資操作水準并持續提升長期穩健投資回報率,實現養老金自我造血——提高賬戶養老金水平和支付能力,有助于養老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
社保基金投資高回報“探因”
記者了解到,去年社保基金取得15.5%的投資回報,并沒有令資本市場感到意外。
究其原因,社保基金重點配置的銀行、醫藥、電子、化工和食飲等行業,恰恰是今年A股漲幅較高的行業板塊。
國金證券發布報告指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持股總市值約為5000億,就行業分布分析,社保基金持倉配置比例較高的行業依次為銀行、醫藥、電子、化工和食飲,占比分別達23.2%、14.3%、6.8%、6.6%、4.9%。
此外,社保基金所持上市公司的整體ROE一直穩定高于A股平均水平。比如2018年社保基金所持股票的整體ROE為11.6%,較同期A股平均ROE9.3%高出2.3個百分點。隨著海外資本紛紛進入A股市場青睞高ROE股票,相關股票股價上漲也帶動社保基金獲得更可觀的投資回報。
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養老金部主任陳向京指出,盡管權益類資產波動較大,但就長期而言,其收益率依然高于其他類別資產。但社保基金能提升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關鍵在于對養老金投資回報建立了長期考核機制,從而發揮長期資金的投資優勢。
“如果社保基金設立了針對短期回報的多重考核目標,比如既要絕對收益又要相對收益,既要高回報又要無波動性風險,就會過度約束社保基金投資范疇,導致本來專注長期投資獲利的養老金變成短期化。”他指出,在風控方面,社保基金通過分散投資,比如配置與權益類資產相關性較低的多元化資產,提升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比。
他強調說,多元化投資,包括地域多元化、資產多元化,投資于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和地區不同交易市場,選擇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且相關性較低的各類資產。
多位熟悉社保基金投資運作的知情人士向記者直言,去年社保基金之所以取得較高投資回報,還在于充分借助資產規模效應與有效的資本運作,創造更高經濟效益。
比如當前共有81家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共計約1.33萬億元國有資本啟動了劃轉程序,其中已有58家完成劃轉,劃入社保基金的國有資本總額逾8000億元。而社保基金將這些資本開展行之有效的資本運作與投資管理,令它們實現更高的估值增值,帶動社保基金投資回報增厚。
一位接近社保基金的知情人士透露,在做好國有資本股權劃轉承接同時,社保基金還將重點研究兩大工作,一是加強相關國有資本股權的管理、運營、處置、資金歸集和收益再投資等,確保充足可持續的現金流以保證養老金足額發放;二是積極推動國企混改,創造更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
地方養老金投資回報提升遭遇兩大痛點
相比社保基金交出亮麗投資成績單,地方養老基金在投資收益方面似乎“落后一步”。
“以基本養老為例,目前國內結余資金約為5萬億元,但委托投資比例不到20%,且絕大部分資金分散在各地,處于保值無憂,增值很難的尷尬處境。”上述了解地方社保資金投資管理動態的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規定,基本養老金投資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可達到30%,但在實際操作環節,不少地方政府為了確保養老金絕對安全,權益類投資的比重不大會超過5%,主要集中投向國債、政策性金融債與銀行大額存款等極低風險投資品種,但與此對應的是,這些資產年化回報較難超過5%,拖了地方養老金投資回報提升的“后腿”。
在他看來,這背后,是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受到傳統投資觀念與實際養老金開支壓力較大的雙重困擾。具體而言,傳統投資觀念令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過度強調養老金的安全第一原則,從而過度投向無風險低風險資產,盡管這類資產短期波動較低,但收益相當有限,反而令養老金投資陷入長期“貶值”的風險;此外,隨著老齡化社會來臨,越來越多地方政府預感到養老金發放開支將增加,因此也壓縮了權益類投資比重,將資金更多投向流動性較高且風險較低的低收益資產類別,比如國債或政策性金融債。
所幸的是,如今越來越多地方政府也意識到較低投資回報正制約地方養老金賬戶充足率與發放能力,因此開始加大委托投資力度實現更高回報,強化自身造血能力。
與此對應的是,目前受托投資的地方基本養老保險資金獲利不菲。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社保基金為這筆資金創造894億元累計投資收益,自2016年底以來的年均投資回報率達到5.76%。
“盡管投資回報相當可觀,但相比目前國內約5萬億養老資金結余額,委托投資資金占比依然較低。”這位了解地方社保資金投資管理動態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說。究其原因,是部分地方政府部門擔心委托投資占比較高,可能令自身陷入流動性風險。
在他看來,這種顧慮其實杞人憂天。按照國際操作經驗,歐美養老金管理機構都會對自身養老金收支進行精確估算,在開展委托投資時就提前預設申購贖回時間點,以備養老金發放需要;受托投資的國際大型投資機構也會根據這些養老金管理機構以往的養老金收支狀況以及未來發放趨勢變化,提前預設資產套現時間表,確保養老金投資管理機構無需擔心養老金發放不足問題。
在他看來,要進一步提升地方養老金的投資回報率,除了當地政府部門勇于打破傳統投資觀念束縛,提升市場化投資管理能力,相關部門還需放寬相應的考核標準,比如在審慎管理前提下允許地方政府部門開展多元化資產配置與拓展投資邊界,從而在有效分散風險基礎上實現更高穩健回報。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