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支持民企改革發展,國家再出重磅政策。
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公布。《意見》圍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制度化的長期穩定發展環境,推動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意見》在信貸、股權、債券三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鼓勵銀行與民營企業構建中長期銀企關系,健全授信盡職免責機制,在內部績效考核制度中落實對小微企業貸款不良容忍的監管政策;以及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債券,降低可轉債發行門檻;要求各級政府、大型國有企業不得違背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真實意愿或在約定的付款方式之外,以承兌匯票等形式延長付款期限等。
在多位金融機構人士看來,此舉將有效解決當前民企經營所面臨的最大瓶頸——融資難融資貴與資金周轉問題。
“盡管此前相關部門推出多項措施支持民企融資,但我們還是感覺其中不少措施看得見卻摸不著。”一位東部地區大型民企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比如他們近期打算發行信用債融資,但投資銀行告知民企發債融資最好要達到信用評級AA+以上,否則二級市場投資機構不大愿認購,且發債融資利率最好達到8%以上,以便吸引更多金融機構認購。
在他看來,這無疑將多數民企擋在發債融資門外,因為眾多民企信用評級很難達到AA+。
多位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銀行內部正采取措施加大民企放貸,包括多次下調內部資金轉移定價以降低民企貸款利率,額外拿出百億元專項授信額度專門用于認購民企債券或貸款。但在實際操作環節,由于業務部門擔心民企壞賬風險導致自身業績考核受損,導致民企放貸購債額度依然偏低。
“只要出現較大規模的民企信貸壞賬,我們一年業績獎金就全泡湯。”一位城商行信貸部門業務主管向記者說。因此,如何健全授信盡職免責機制同時并提升對民企不良壞賬容忍度,依然是引導銀行加大民企放貸購債力度的重要突破口。
記者多方了解到,當前銀行之所以不敢給予民企加大放貸額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民企三角債與隱性債務較多。
“前些年受環保政策激勵,大量環保領域民企通過PPP或EPC(總工程承包)方式承接地方大型河套治理與區域整片環保開發等項目,投資額動輒數十億元,但民企自身資金量有限,只能依靠四處借款進行投資,一旦地方政府回款較慢,這些民企就會遭遇債務兌付風險導致資金鏈全面吃緊。”上述大型民企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因此,相關部門能否根據《意見》要求,盡早建立地方政府或國企拖欠賬款問題約束懲戒機制,對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款項的責任人嚴肅問責,很大程度讓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民企資金周轉吃下“定心丸”,從而給予相應的投融資支持,進一步改善民企融資環境。
民企融資環境難在哪里?
此前,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感到融資難融資貴的500強民企數量從2016年的235家增加到2018年的265家。
與此同時,去年已暴露出金融風險的民營500強企業達到19家,主要是被擔保債務不履約或被擔保人破產,出現連帶風險(11家);財務費用過高,企業現金流瀕臨斷裂,企業面臨低價轉讓資產或所有權的困境(6家);銀行借款難以償還,被銀行斷貸(3家)。
上述大型民企負責人指出,這背后,是民企依然面臨多方面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導致民企經營挑戰驟增,令各類金融機構相應壓縮了民企投融資額度,二是金融機構內部偏謹慎的信貸風險控制度,令民企獲得信貸發債融資的難度遠遠高于國企;三是前些年民企采取相對激進的業務多元化布局,將大量資金投向房地產等產能過剩或政策調控行業,如今金融機構受制政策要求,不能將信貸資金投向這些行業,間接導致民企融資“遇阻”。
“這導致不少民企只能換個模式尋求融資。”他告訴記者。去年以來,他身邊不少民營企業家紛紛與大型企業、國企開展合作,以此增加信用背書尋求融資,但這導致部分企業融資成本反而水漲船高。
比如部分國企向民企提供紓困資金并持有相應股權后,派遣員工入駐民企管理層參與日常經營管理決策(主要是基于節省企業開支需要),但此舉導致民企部分產品技術升級或業務拓展項目面臨停擺,反而令銀行感到民企業務轉型難度增加,提高了信貸利率規避風險,甚至個別銀行認為民企信貸融資主要目的,是為了未來償還國企紓困資金,而不是擴大再生產創造更高利潤,因此對信貸發放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這位大型民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拓寬融資渠道,一些民企也曾通過發行民企信用債融資。但他們發現盡管有國企作“信用背書”,但很多金融機構依然將它們視為“民企”,除非信用評級達到AA+且發債年化利率成本達到8%以上,否則不大愿投資。
“不過,在相關部門政策扶持下,今年我們還是能感到銀行對民企的信貸支持力度在加大。”一位環保領域民企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他所在的企業拿到數千萬信貸資金,但他很快發現,這筆信貸資金正好用來“借新還舊”——即償還以往的信貸本金利息,真正能投入擴大再生產與技術升級的信貸資金依然屈指可數。因此,目前他正打算運作旗下環保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進行融資,投入到技術升級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扶持民企登陸科創板獲得融資發展,當前地方金融機構正采取多項措施。比如近日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決定增設“科創Q板”,面向全國科創板擬上市民企提供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為上交所科創板儲備更多上市資源。
“我們一方面能為擬登陸科創板的民企提供專業培訓與孵化,幫助他們更好地符合科創板上市門檻,另一方面通過科創Q板幫助這些企業先行獲得一定額度股權融資,支撐其業務發展并解決融資難題。”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總經理張云峰向記者表示。
建立優質民企增信新機制
在多位銀行人士看來,要健全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體系,首先還得持續完善授信盡職免責機制,在內部績效考核制度中落實對小微企業、民企不良貸款增加的容忍度。
“盡管銀行內部一直在嘗試使用資產抵押、擔保保證、信用評估相結合的信貸服務定價新模式,推廣針對民企與小微企業的無還本續貸服務等,但鑒于各分行都被要求信貸壞賬率不得超過2%,因此在實際操作環節,信貸風控部門依然對民企與小微企業放貸持極其審慎的態度,任何存在壞賬隱患的項目基本都是一刀切式的回絕。”前述城商行信貸部業務主管向記者透露。因此他們內部也想了很多辦法對民企貸款項目進行包裝,比如將民企經營性貸款需求包裝成“有大型企業擔保的供應鏈融資項目”;將民企擴大再生產貸款需求包裝成“符合國家政策鼓勵的高科技研發項目”;將小微企業資金周轉貸款包裝成“企業家個人消費貸款”等,以協助民企與小微企業更有可能獲得信貸資金支持。
“事實上,風控部門很快也掌握了這些貸款包裝術,進一步收緊了民企與小微企業貸款審核門檻。”他指出。資管部門也遭遇類似操作尷尬——以往資管部門會將部分資管產品資金投向民企信用債提升投資回報率,但隨著民企信用債違約事件增加,引發銀行多次內部發文警示民企信用債投資風險,如今資管部門已不再敢將資金配置到民企信用債,因為一旦遭遇民企信用債投資“踩雷”事件,整個資管部門一年業績獎勵可能會因此付之東流。
因此,相關部門與銀行機構能否盡早探索建立針對優質民企的增信新機制,以及銀行內部因此放寬相應的債券投資與信貸審批門檻,將很大程度改善民企的融資環境。
“目前,我們也在與地方政府所設立的中小企業風險補償基金開展合作,通過壞賬風險共擔的方式(銀行承擔40%信貸損失,基金承擔60%損失),加大針對民企的聯合信貸投放力度。”一家股份制銀行對公業務部門負責人向記者指出。但他發現,鑒于盡可能減輕壞賬損失的需要,目前這類聯合信貸產品主要投向當地收入穩定增長且產品技術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民企,很多尚處于技術研發與產品孵化的民企依然被拒之門外。
他認為,“要加大信貸力度改善民企發展成長環境,不能聚焦錦上添花,還得做好雪中送炭。”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