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召開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部署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和制度。其中,就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再次做出系列要求。
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涉及多方面政策制度。其中,以適當價格為其提供與融資需求和融資能力相匹配的資金數量,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需要金融系統持續探索解決的重大課題,也是衡量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標志之一。
近年來,民營企業融資難題得以持續緩解。10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3.3%,比全部貸款增速高近11個百分點,利率下降0.64個百分點。但目前銀行業貸款余額中,民營企業貸款不足30%,顯著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大量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主要是因為信息不充分、缺少抵質押物、擔保導致債權融資風險較高,企業前景不確定且信息可靠性有待提升,導致股權融資不足。要根本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需調動民營企業、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多方面積極性,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一要創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考核激勵機制。從貨幣政策、監管考核到金融機構建設完善的激勵考核機制,分散金融機構面臨的風險,解除其支持民營企業的后顧之憂。銀行內部設置并切實執行民營企業盡職免責條款,監管部門加快以負面清單形式制定盡職免責條款,風險發生時只要銀行工作人員在貸前調查、信用審批、貸款發放、貸后管理等環節不觸發負面清單,就免除相關人員責任。建議監管部門根據單戶民營企業貸款規模,實行差異化風險資本優惠權重,根據民企貸款占比給予金融機構差異化資本補充支持。建議央行根據金融機構民營企業貸款占比持續實施定向降準,給予其流動性支持,實行差異化MLF貸款利率,給予其價格支持。建議央行在MPA考核中,根據民營企業貸款占比差異,試行差異化的資產質量分值,使金融機構不因為民企貸款不良而背上過重的考核包袱。建議稅務部門根據民企貸款數量和占比,制定差異化的企業所得稅政策,通過稅收適度減免,分擔銀行支持民企的風險和成本。
二要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從擔保金額、費用、風險分擔、財稅支持等方面完善融資擔保體系,提高銀行貸款積極性。建議根據民營企業融資需求滿足率、貸款違約率、銀行民企貸款占比等情況,規劃制定全國和各地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和再擔保基金額度,保證擔保總量滿足需求。組建多元資金參與的競爭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強融資擔保收費名目和費率監管,督促融資擔保機構減免保證金,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擔保成本,將政府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平均擔保費率逐步降至1%以下,有條件地方建議更低。加強銀行總行和全國性融資擔保基金“總對總”合作,明確各級、各機構和擔保基金內部各出資方之間的風險責任,建立完善的資源共享、風險分擔、風險處置、代償追償機制,切實發揮融資擔保分散風險的作用。建議中央財政根據各地融資擔保規模、擔保費率等給予地方獎勵、補貼和稅收減免等,實現政府分擔部分民企融資風險的目標。建議將融資擔保貸款額和利率、費率等納入融資擔保機構的考核,考核結果與資金補充、風險補償、薪酬待遇等掛鉤。
三要加快推進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現代金融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礎之上,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其信息不透明導致的信用基礎差。當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技的支持下,銀行授信模式逐漸從重抵押向重信用信息轉變,各種信用信息已經逐漸成為企業的有價值資產。要用好這些資產,就必須建立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平臺,歸集整合中小企業零散分布的信用信息,這將是緩解中小企業因信用缺失而導致的融資難題的有效途徑。未來,至少要做以下工作:首先,平臺建設要突出解決互聯互通和信息整合問題,推進跨地域、跨部門、跨市場的信息互聯互通機制建設,打通司法、公安、稅務、海關、房產、征信、銀聯等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其次,要完善現有信息收集、公開、共享機制,規范信息收集流程,提升時效性,擴展信息共享范圍,優化共享流程和查詢機制。此外,數據質量是應用的前提,必須從數據源頭,即中小企業開始進行數據的規范性治理,確保數據真實、完整、可用。
四要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資本市場在對中小企業的包容性和激勵效果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發達的創業板等股票市場、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是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主渠道。而我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導,在信貸資源有限且要綜合考慮風險、收益等多重因素的情況下,銀行信貸容易向大型、國有企業傾斜。因此,拓寬融資渠道,鼓勵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對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十分必要。
首先,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步推進創業板和新三板改革,繼續完善科創板建設,優化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深化上市、發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出等改革,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其次,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在政策上為主業突出、運作規范、前景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入新三板、科創板等給予適當傾斜和扶持,開辟穩定的上市通道,建立高效便捷的再融資制度,提供直接融資便利。此外,要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做好上市孵化和培訓指導,券商、銀行、事務所等機構發揮專業優勢,加大宣傳、培訓、輔導和咨詢力度,向企業家灌輸先進的資本運作理念,培育上市意愿、責任意識和投資者保護意識,提升公司治理、財務等規范性,盡早、高水平滿足上市標準。
此外,通過加大對市場結構的公平競爭審查,消除民營企業市場準入的“玻璃門”。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激發民營企業創新創造熱情,完善中小企業統計監測和發布制度,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作用。加強中小企業國際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國際有益經驗,為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創造創新、貿易金融提供信息交流平臺。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完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制度框架,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和水平。
01:54 | 17家A股白酒公司交出2024年成績單... |
01:54 |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1.5... |
01:54 | 上市車企去年業績“冰火兩重天” ... |
01:54 | 隆基綠能去年研發投入約50億元 加... |
01:54 | 旅游上市公司年報掃描 入境游有望... |
01:53 | 從幕后到臺前 供應鏈企業以技術創... |
01:53 | 技術競賽再升級 動力電池進入“多... |
01:53 | 道恩股份重大并購接連落子 化工新... |
01:53 | 零售行業供應鏈 從效率競爭發展到... |
01:53 | 藍科高新一季度訂單量回升 多舉措... |
01:53 | 期貨公司首季合計實現凈利潤近25億... |
01:53 | 券商“選股”清單揭曉:一季度新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