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財政部1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地方債券發行43244億元,完成全年發行任務的99%,其中,發行新增專項債券21297億元。隨著今年新增債券發行漸近尾聲,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專家認為,隨著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的提前下達,預計明年初將迎來新增專項債的快速發行,將提振基建投資。
國金證券數據顯示,前11個月地方債新增債券合計發行30366.34億元,占2019年新增地方債發行限額的98.6%,今年新增地方債發行限額并未使用完畢。其中,新增一般債合計發行9073.68億元,剩余150.37億元尚未使用,完成進度97.56%;新增專項債合計發行21213.96億元,完成進度98.68%。
分地區來看,湖南、青島新增債券額度剩余較多,分別為81.47億元及40億元,而江西、福建、廣東、貴州、海南、江蘇、陜西、上海、深圳等20個地區的全年新增限額已經使用完畢。
從專項債券來看,安徽、云南、廣西、福建、廣東、貴州、海南等29個省份及地區的全年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已經使用完畢,山東發行的新增專項債超過全年限額。截至9月28日,僅山東省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超過今年新增專項債限額,使用往年額度的比例為6.57%,目前來看,2019年利用未使用專項債限額情況相對較少。
11月27日,財政部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占2019年當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2.15萬億元的47%。財政部要求,各地盡快將專項債券額度按規定落實到具體項目,做好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工作,早發行、早使用,確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見效,確保形成實物工作量,盡早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9年開始,地方專項債的發行時間就有所提前。從投融資角度看,提前下達部分專項債發行計劃,一個作用是協助地方政府做好建設資金的提前安排,而同時也可以匹配金融機構上半年資金面相對寬松的基本面,使地方政府整體融資成本降低。此外,因新時期的專項債可兼顧項目資本金的籌資作用,所以,提前下達任務,有利于地方政府獲得充分的時間對新品類的債券服務于不同類型項目之可行性進行分析、論證。
唐川表示,因今年中央已明確規定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產相關領域,同時國務院也已于近日印發了《關于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管理的通知》,調整了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所以明年專項債籌得的資金流入基建和公共服務領域已是必然。
在中銀國際證券分析師王軍看來,四季度進入施工旺季,隨著2020年萬億元專項債額度提前落地,四季度基建資金來源有所增加,大基建預計將是四季度至2020年建筑板塊的投資主線。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近期,多地密集開工一大批重大投資項目。12月1日,陜西省西安市穩增長穩投資重大項目集中開工72個,總投資786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占總數26.4%。近日,浙江省杭州市開工項目共有3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688.6億元;四川省綿陽市舉行交通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此次新開工的交通項目總投資超過190億元,涉及9個縣(市、區),將進一步補齊交通領域短板。
“我國基建的發展模式會向著更有經濟協同價值、帶動資源流通的方向轉變。預計以推進人才流動、物流發展為導向的交通基礎設施和以信息高效流動為導向的5G通信、智能應用等相關基礎設施將成為明年首要建設重點。”唐川說。
唐川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將會有顯著增長:一是因為在房地產控量的政策趨勢下,基建投資已然將成為穩定增長的重要工具;二是如果未來各方配合資本金比例的下調相繼落地不同領域的項目資本金專項債券,那必然將帶來基建投資總額的相對增量。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