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據新華社電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共十二章44節。主要內容包括:研究基于滬港通的債券互聯互通、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支持安徽打造特高壓電力樞紐、加快量子通信產業發展、鼓勵各港口集團交叉持股強化合作、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實現自動駕駛汽車產業化應用、鼓勵長三角創新企業到科創板上市、有序推進G60科創走廊建設、到2025年5G網絡覆蓋率達80%、到2025年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以上、聯合開展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
本報記者 劉琪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求是》上撰文指出,貨幣是金融體系的血液,我國貨幣政策是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貨幣政策與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家庭息息相關,關乎大家手中的“票子”,關乎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幣都是無用之招。”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無論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是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都要求我們堅守幣值穩定目標,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易綱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央行從中國實際出發,堅持貨幣政策保持幣值穩定這一本質屬性,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與其他政策形成有效配合,取得了重要的規律性認識。
一是貨幣政策需要關注經濟增長,又不能過度刺激經濟增長;二是堅守幣值穩定這個根本目標,同時中央銀行也要強化金融穩定目標,把保持幣值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更好地結合起來;三是貨幣政策不能單打獨斗,需要與其他政策相互配合,“幾家抬”形成合力。
易綱在文中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發展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切實維護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就金融工作而言,就是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回歸本源,服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并把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為此,貨幣政策要找準時代使命、履行時代擔當。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世界經濟可能處在長期下行調整期的環境下,要做好“中長跑”的準備,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以維護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二是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貨幣政策而言,要適應經濟發展階段和結構調整過程中經濟增長速度的變化,把握好總量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這就要求,貨幣政策始終保持松緊適度,加強預調微調,為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三是要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防范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當前,貨幣政策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就是要著力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激勵相容機制,抑制金融脫實向虛,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薄弱環節。在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前期積累的風險難免會水落石出。在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的關鍵點上,中央銀行要精準發力,履行最后貸款人職責,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同時,要強化宏觀審慎政策,壓實各方面責任,共同發揮好在防控系統性風險中的支柱性作用。在經濟結構調整和去杠桿、防風險過程中,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受到的階段性影響較大,融資難問題比較突出,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切實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的支持,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易綱表示,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立足中國實際,走出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防范金融風險,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總量適度,在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把握好總量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下一階段,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條件與潛在產出和物價穩定的要求相匹配,實施好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松緊適度,繼續營造適宜的貨幣環境。
二是精準滴灌,引導優化流動性和信貸結構,支持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下一階段,要繼續合理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并根據需要創設和完善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補短板、強弱項,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三是協同發力,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把保持幣值穩定和維護金融穩定更好地結合起來。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建立起宏觀審慎管理的專職部門,正在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和金融控股集團的宏觀審慎管理,未來還將逐步拓展宏觀審慎管理的覆蓋面,完善宏觀審慎管理的組織架構,更好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四是深化改革,強化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傳導和調控機制,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利率杠桿是市場化配置金融資源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管制利率逐步放開,有利于推動貨幣政策向價格型調控為主逐步轉型。利率市場化改革在“放得開”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形得成”和“調得了”。
五是促進內外均衡,完善市場化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改革,保持匯率彈性,并在市場出現順周期苗頭時實施必要的宏觀審慎管理,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易綱強調,中國經濟增速仍處于合理區間,通貨膨脹整體上也保持在較溫和水平,加之我國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優勢,應盡量長時間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即使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向零利率方向趨近,我們也應堅持穩中求進、精準發力,不搞競爭性的零利率或量化寬松政策,始終堅守好貨幣政策維護幣值穩定和保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福祉的初心使命。同時,應主動作為,繼續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健全金融宏觀調控機制,更加重視發揮積極財政政策在優化結構、減稅降費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供給體系、需求體系和金融體系相互支撐的三角框架,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16:21 | 聚焦全球市場 共探航運指數期貨新... |
16:19 | 莫高股份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28億... |
16:14 | 東方嘉盛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 |
16:12 | 2024年營收不足3億元 蘭州黃河被實... |
16:10 | 甘肅能化2024年實現凈利潤12.14億... |
16:10 | 坤恒順維2024年超三成營收用于研發... |
15:49 | 央行最新部署,事關金融“五篇大文... |
15:16 | 西山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3.36億元 ... |
15:14 | 醬油業務穩固 ST加加一季度凈利同... |
15:11 | 聯影醫療披露2024年ESG報告 強化供... |
15:11 | 今創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244.... |
15:11 | 供銷大集2024年營收14.24億元 凈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