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據世界銀行10月份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31位,較上年躍升15位。并且,連續兩年進入全球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經濟體的行列。
“優化營商環境,有利于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開放,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國加大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資本市場而言,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可以提升我國資本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緩解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另一方面,外資的涌入也對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形成金融管理體系現代化改革的外部推動力。對于國內企業而言,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營商氛圍,也優化了融資渠道,有利于國內實體經濟的發展,起到“穩金融”的作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更多的增量中長期資金會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而進入市場,有助于進一步形成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格局,在滿足不同投資者需求的同時,增強我國金融系統抵抗風險的能力。
在優化我國營商環境過程中,盤和林表示,地方銀行在優化地區營商服務環境中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央行作為銀行的銀行,其政策導向對地市級銀行及金融機構的市場行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央行對地方銀行和金融機構的“示范作用”和“糾偏作用”,在優化營商服務環境、提升營商服務效率、建設公正高效的營商市場環境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4月份,央行上海總部立足自身,就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二十條具體要求,包括推進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業開放、人民幣全球服務體系建設、外匯管理改革、提升賬戶開立等行政許可與審批效率等方面,旨在通過簡政放權與優化服務,有效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改善營商環境。今年8月份,央行上海總部召開的2019年下半年工作會議,將持續優化上海金融服務和營商環境作為重點推進工作之一。
對于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中難點之一的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央行也充分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央行積極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和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同時,央行還按季開展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操作。今年前三季度,普惠小微貸款新增1.8萬億元,是2018年全年增量的1.4倍;9月末余額增速為23.3%,較2018年末提高8.1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支持了2569萬戶小微經營主體,戶數同比增長31.4%。
此外,央行的多個支行今年也不斷提升服務、辦事效率,打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比如,央行寧德市中心支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與稅務部門共同建立工作機制,合力解決業務難點,大幅提升減稅降費退庫工作的辦理效率,為減稅降費相關政策的落地和提速護航。央行海北州中心支行進一步簡政放權,優化企業賬戶服務,穩步推進取消企業銀行賬戶許可工作,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支持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10月份,我國《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頒布,并將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在分析人士看來,這將是央行接下來的工作重點之一。
央行在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下一步將改進完善宏觀審慎評估(MPA)相關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專注小微等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加大債券市場和票據融資的支持力度,運用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促進民營、小微信貸量增價降。同時,督促銀行降低貸款附加費用,確保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12:58 | 孚能科技2024年大幅減虧 動力電池... |
12:52 | 天智航2025年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10... |
12:51 | 錦江航運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2:50 | 江順科技披露上市后首份一季度報 ... |
12:50 | 云頂新耀:伊曲莫德在香港獲批上市... |
12:49 | 現金分紅金額逐年增加 三七互娛一... |
12:48 | 白云機場2024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 |
12:48 | 皓元醫藥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以創... |
12:24 | 中控技術:一季度工業AI戰略穩步推... |
12:22 | 全棧智能驅動增長 軟通動力第一季... |
12:21 | 每日互動應用場景入選國家數據局公... |
12:21 | 呈和科技2024年營收凈利實現同比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