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陳煒: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是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最直接的措施之一。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今日,本報聚焦年內減稅降費動態、受益上市公司等,進行相關采訪和解讀。
■本報記者 包興安
從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今年以來減稅降費成效斐然。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1月21日,今年已召開了36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有15次會議涉及減稅降費。隨著減稅降費政策的落實落細,今年前三季度釋放出近1.8萬億元紅利,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減稅降費落地生根
最近兩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涉及的減稅降費內容是,11月20日,會議聽取了個人所得稅改革情況匯報,確定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納稅人負擔;10月16日,會議聽取了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匯報,要求確保為企業減負擔、為發展增動能。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付一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直以來,減稅降費都是提振國民經濟的重要手段,今年以來,國務院多次布置減稅降費,這充分反映出,決策層更加積極主動地采取措施來穩定經濟增長預期。
付一夫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特別是外部環境不斷變化的時期,通過大規模的減稅降費來激活國內市場、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是極為必要的。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采取減稅降費政策能有效解決企業經營壓力,增強市場活力,提升經濟發展的韌性。目前來看,減稅降費政策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穩定了經濟發展預期,促進企業繼續增加投資,改善盈利能力。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主要減稅降費舉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自1月1日起,放寬小型微利企業標準并加大所得稅優惠力度;將增值稅免征額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在50%幅度內減征部分地方稅種和附加;擴展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的范圍。
其二,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自1月1日起,新個人所得稅法開始全面實施。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正式落地。
其三,深化增值稅改革。自4月1日起,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確保制造業等主要行業稅負明顯降低。進一步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并采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為進一步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自6月1日起,對部分先進制造業行業放寬了增值稅留抵退稅條件;為進一步支持生活性服務業發展,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將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比例由10%提高至15%。
其四,降低社會保險費率。5月1日起,我國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單位繳費比例原高于16%的省份可降至16%。同時,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
另外,自7月1日起,減免不動產登記費;擴大減繳專利申請費、年費等的范圍;降低因私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照、部分商標注冊及電力、車聯網等占用無線電頻率收費標準。
專家認為,今年推出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計劃,涉及增值稅、個稅等12個稅種,養老保險等19個費種。其中,增值稅和社保降費減稅費規模較大,制造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受益明顯。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從目前各方面反映的情況看,減稅降費實施效果良好。
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7834億元,其中新增減稅15109億元,新增社保費降費2725億元。新增減稅主要包括增值稅改革新增減稅7035億元,小微企業普惠性政策新增減稅1827億元,個人所得稅兩步改革疊加新增減稅4426億元。
哈希水質分析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水質檢測儀器進口銷售業務的公司,服務工業污水、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公司中華區財務總監楊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出臺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減輕了公司的稅負壓力。今年,公司享受到調減稅率、增加進項稅額抵扣范圍等政策,獲得了將近530萬元的減稅紅利,員工個人所得稅減稅200萬元。目前,公司有意在產品研發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使產品更加適應中國的市場環境。”
付一夫認為,對于制造業企業與中小微企業來說,減稅降費有助于其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也可以促使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至創新研發與擴大再生產中,進而推動整體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與經濟增長質量。減稅讓利有助于民營企業信心的修復。此外,減稅降費還可以間接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進而有助于釋放消費潛力,穩定內需。
11:48 | 人保財險連續十五年護航廣交會 |
11:47 | 百龍創園2024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 ... |
11:47 | 電廣傳媒投資的安化茶馬古道第一站... |
11:46 | 兩大核心產品快速放量 迪哲醫藥202... |
11:46 | 顧家家居2025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雙... |
11:45 | 眾惠相互發布2024年報 業績高質量... |
11:38 | 申萬宏源一季度經營業績穩中有升 |
11:38 | 涪陵電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09億... |
11:38 | 返利網智能導購實踐入選行業標桿案... |
11:37 | 實達集團“家校共育”智慧云平臺亮... |
11:37 | 華大智造成為全球唯一集齊四大利器... |
11:29 | 錦湖輪胎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3.6%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