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杠桿率調整雖有必要,但對于究竟該達到何種水平并沒有統一標準。在國企去杠桿的過程中,還是應鼓勵對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賦予更多的杠桿彈性。
混改成突破口國企深改助力金融防風險
國企改革迎來又一“重頭戲”。11月12日,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明確,抓緊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改革的目標、時間表、路線圖。此外,在會議提出的幾項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中,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被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強化財務硬約束,明確任務舉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對于當前國企改革存在的諸多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提出明確的解決方向,利于形成穩定預期。這是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歷史階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階段。此外,混改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有利于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可以吸收民間資本,在降低自身杠桿的同時,實現效率提升,這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抓手。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
最遲明年上半年公布
會議首次提出的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備受關注。國企政策研究專家李錦表示,本次會議是對國企改革的重大部署,是具有歷史階段性的重大消息,意味著國企改革進入關鍵歷史階段,新三年國企改革方案,是國企改革的“行動綱領”,值得期待。按一般規律,預計從現在起到明年兩會前,應該是研究制定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重點時期,最遲也應該在明年上半年公布。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鄭志剛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企改革始終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心,圍繞國企改革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目標,會議提出的制定三年行動方案有著現實背景和特定含義。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尋找阻止經濟增速下滑失速的突破口主要有兩個:一是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二是切實發揮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穩定器”的作用。但考慮到當前國企自身經營也面臨著杠桿率高企、產能過剩、僵尸企業等問題,從穩增長的需求出發,需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則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近期混改的頂層設計方向愈發清晰,11月8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細化了央企在混改中的具體操作規范,同時明確通過市場化方式推進混改,中央企業“混資本”環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本次會議再次強調,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強國資國有企業監管、增強研發創新能力、強化財務硬約束、削減和規范補貼、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金回報率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提出明確的任務舉措,制定量化、可考核的具體指標。
鄭志剛表示,客觀上講,過去幾年國企混改的進程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混改在理論指導和政策指引上存在諸多不確定、不明朗的方面,如對于混改的目標不夠具體,沒有可以量化考核的指標等,本次會議恰恰針對問題提出專門要求,利于形成穩定預期,為混改的順利推進明確方向。
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近日表示,目前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半數以上國有資本集中在公眾化的上市公司,10家中央企業和171家省屬一級企業開展了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2013年至2018年實施混改的央企子企業中,混改后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超過七成。
國企去杠桿
制定彈性目標
國企改革不單單是為了切實發揮國企在國民經濟中穩定器的作用,其通過改革的方式強化預算硬約束、降低杠桿率,也是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曾表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是混改,混改有利于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還可以吸收民間資本,在降低自身杠桿的同時,實現效率提升。國企改革還要打破“預算軟約束”,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此外,還要加快處理“僵尸企業”,并防止資金流向“僵尸企業”,使之死而復生。
鄭志剛則認為,若國企自身沒有做好重大風險的防范化解,就會波及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如果要選擇關鍵行業、關鍵部門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國企顯然是重中之重。
國企的預算軟約束以及隨之帶來的高杠桿率是積聚金融風險的主要表現,這自然成為當前在國企領域“拆彈”金融風險的主攻方向。不過,從已有的進展看,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二季度以來的十個季度中,非金融企業杠桿率除了有兩個季度有所回升,其余各季度都是下降,由2017年一季度的161.4%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155.6%,共下降了5.8個百分點,這是去杠桿非常大的成績。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曉晶認為,考慮到企業杠桿率與經濟景氣周期特別是PPI的關聯,企業去杠桿要更有針對性。企業去杠桿主要是國企去杠桿,而國企去杠桿主要是“僵尸”國企和融資平臺。
不過,鄭志剛也強調,國企杠桿率調整雖有必要,但對于究竟該達到何種水平并沒有統一標準。在國企去杠桿的過程中,還是應鼓勵對經營狀況相對較好的企業賦予更多的杠桿彈性,以動態、長期平衡的視角看待杠桿率的變動。
“不同企業面臨的杠桿約束成因不同,‘一刀切’地評價總體杠桿水平會相對片面。會議提出的三年行動方案就是通過設置期限的方式,對國企去杠桿制定彈性目標,鼓勵企業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在未來去杠桿的過程中靈活調整。”鄭志剛稱。
此外,在鄭志剛看來,國企去杠桿最重要的一環還是清理“僵尸”國企。從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角度看,只有真正下決心解決好僵尸國企,才可跳過系統性金融風險最危險的環節。對于本身已不具備再生“機能”的僵尸國企,在妥善處理好社會保障問題后就該逐漸清退。
17:14 | 萊美藥業:公司持續推進新增藥品IN... |
17:14 | 中科海訊: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 |
17:14 | 蔚藍鋰芯:馬來西亞天鵬一期項目現... |
17:14 | 華僑城A:截至4月18日公司股東總... |
17:14 | 萊美藥業:納米炭鐵是在公司產品納... |
17:14 | 廣博股份: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為負數... |
17:14 | 盛幫股份:目前使用PEEK材料的產品... |
17:14 | 阿爾特:機器人業務目前處于早期培... |
17:14 | 怡亞通: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 |
17:14 | 南山控股:控股股東中國南山已全額... |
17:14 | 易天股份:研發過程中會使用到PLM... |
17:14 | 國藥一致:公司目前無重組計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