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立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有人這樣形容現代化經濟體系:實體經濟是身軀,科技創新是筋骨,現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資源是大腦。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全力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持產業轉型升級,不斷探索運用現代金融政策和工具,為發展實體經濟輸補“血液”。
10月31日,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各類金融機構將以‘金融+’聯席會議為媒介,建立風險分擔、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打好‘銀行+證券+保險+基金+擔保’的金融組合拳,多方聯合、凝聚力量,進一步緩解民營、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
“金融+”平臺助推產業發展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寧夏回族自治區對全區18家銀行機構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關于金融服務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相關政策進展情況,以及“金融+”聯席會議成果落實情況進行了專項督查。從督查結果看,該區銀行業總體呈現出對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信貸資金投放總量和增幅持續增長、利率和不良率有所下降的向好態勢。特別是利用現代金融科技手段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進行產品創新和便捷化服務,已成為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趨勢,“稅貸通”、“小微易貸”、“云電貸”等一系列線上小微金融產品的出現,幫助小微企業拓寬了融資渠道,減少了獲貸時間和成本。
為進一步拓寬寧夏葡萄酒行業企業融資渠道,做好金融服務實體企業工作,10月31日,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產業園區管委會、中國農業銀行寧夏分行在銀川組織召開了自治區“金融+”聯席會議葡萄酒產業企業專場對接會,28家成員機構、45家葡萄酒莊,以及銀川市產業基金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金融+”成員機構的配合下,寧夏回族自治區以“金融+”聯席會議為抓手,通過政策引導、平臺搭建、合力推進,目前已惠及企業300多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金融+”的品牌效應也在逐步顯現。近期,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還將實施“3682”戰略,要求將“金融+”線上線下融資對接服務工程,作為8項工程之一,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將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戰略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繼續發揮好“金融+”聯席會議平臺作用,根據各行業企業融資需求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整合金融資源,拓寬銀政企三方的交流合作渠道,助推寧夏加快轉入經濟高質量發展軌道。”吳瓊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道。
務求實效也要守住紅線
吳瓊表示,寧夏回族自治區銀行業雖然整體呈現出對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信貸資金投放總量和增幅持續增長,利率和不良率有所下降的向好態勢,但一些金融機構還存在著金融產品不能與企業實際資金需求相匹配,獎懲制度和目標考核制度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希望金融機構能夠通過“金融+”聯席會議,多傾聽民營、小微企業的訴求和困難,把民營、小微企業的需求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工作往深里走、往實處做、往細里干,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供更多靈活、便捷、優惠的融資產品。
在處理好支持發展和防控風險之間的關系上,吳瓊認為,既要避免“一擁而上”,更要防止在支持企業發展中產生新的風險,將防范金融風險貫穿于支持企業發展的始終。
“當前金融風險防控的形勢很嚴峻,問題也很突出,我們在促進發展的同時,要加強對風險的防范,金融機構要切實擔負起金融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做好對信貸資金的全流程管理,不僅要把好準入關,還要抓好全流程的管理。”吳瓊進一步表示,“企業要控制好自身發展風險,聚焦主業、科學規劃、持續發展,不要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最后借了銀行的錢又還不上,不僅擾亂了金融秩序,破壞了金融環境,最后也毀掉了企業自身的信譽。”
打好三招“金融+”組合拳
吳瓊認為,金融機構是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但不是萬能力量。地方監管層既要鼓勵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也要營造良好的金融發展環境,為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支持和服務。
一是要以“金融+”線上融資對接平臺建設為抓手,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針對金融機構反映企業的基礎信息過于分散,無法全面及時掌握真實信息的問題,吳瓊表示,寧夏金融監管局將在現有“金融+”聯席會議的基礎上,加快打造以大數據分析、信用評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金融+”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把分散于工商、稅務、法院、海關、國土資源、環保等各個部門的小微企業信息進行整合,搭建企業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改善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實現與銀行信貸系統和線上產品的有效對接,提高信用良好小微企業的信用評分和貸款可得性。
二是要以打擊惡意逃廢債專項行動為抓手,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針對當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高發頻發現象,寧夏金融監管局將與自治區相關部門盡快開展一次專項整治行動,進行重點打擊,嚴肅查處,樹立一批反面典型,形成有力震懾。
三是要以減稅降費為抓手,切實降低銀企信貸及不良資產處置稅費負擔。寧夏金融監管局將進一步清理規范中小企業融資時強制要求辦理的擔保、保險、評估、公證等事項,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附加費用,降低融資成本。對銀企信貸辦理及不良資產處置過程中涉及的各項稅費,也通盤進行考慮,幫助銀行解決在處置不良資產過程中稅費過高的問題。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