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根據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貝克•麥堅時”)與經濟咨詢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OE)聯合發布的第五期年度全球交易展望。報告預計,由于全球經濟持續不確定性和全球衰退風險,2020年全球交易仍將處于停滯狀態。中國的IPO交易有望在2021年增長42%。
全球并購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2.8萬億美元下降到2020年的2.1萬億美元。IPO交易融資額預計也將出現類似的下降趨勢,從2019年的1520億美元回落至2020年的1160億美元。
由于交易活動(特別是跨境交易)的大幅放緩,亞太地區的交易額已從2018年的高點回落。2019年,中國的并購活動(境內并購及對內并購)預計將下降至2480億美元(同比下降17.6%),交易數量預計為3108宗。2019年的IPO活動預計將與2018年持平,達到164億美元,境內IPO仍將是股權融資活動的主要驅動力。
全球交易趨勢放緩之際,未來短期共有三大交易驅動因素。首先是技術顛覆。所有領域的企業都將尋求從外部獲取自己無法復制的先進數字技術能力,以保持競爭力。
其次是進取型基金和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進取型投資者和對利益相關者資本主義的高度重視將持續對董事會施加壓力,迫使其重組,并做出相應的戰略變革。
第三是私募股權“投資資金”。私募股權投資者有望抓住市場波動帶來的機遇,保持交易量的穩定。
展望未來,報告預計,隨著全球貿易環境和市場行情愈加有利,中國境內并購和對內并購活動將在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2180億美元(2772宗交易)之后,于2021年反彈至2878億美元(3118宗交易),隨后在2022年回升至3384億美元(3176宗交易)。在IPO方面,中國的IPO交易有望在2021年增長42%,達到222億美元,隨后于2022年增長17.6%,達到261億美元。
貝克•麥堅時大中華區并購業務部負責合伙人屈愛青律師在談及并購交易前景時表示,隨著金融服務等行業放寬外資限制,預計交易活動將會增加。已在中國投資的外國投資者也在進行業務重組,同時,中外聯合實體和合資企業正在增加。
(編輯 上官夢露)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