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表示,當前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既要“走出去”,又要“引進來”
■本報記者 孟珂
8月9日,央行發布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繼續穩步有序推動債券市場雙向開放,支持境外機構在境內市場發行債券及境內機構赴境外發行債券融資,推動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
對此,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8月11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范圍的逐步擴大,境外機構與個人持有的人民幣規模不斷增加,其對人民幣資產的投資需求也與日俱增。與此同時,為提高人民幣的可兌換程度,境內機構及個人也需要更多地參與國外資本市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提出推動債券市場雙向開放就顯得尤為重要。
“事實上,今年以來,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再上新臺階,信用評級市場、銀行間債市等多領域對外開放迎來新突破,外資加速流入中國市場。”郭曉蓓表示。
根據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8月2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境外機構持倉中國債券的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規模高達1.69萬億元,為外資連續第8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份,中國債券正式開始納入彭博-巴克萊指數。此外,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全球多元化指數和富時全球政府債券指數也將行動納入中國債券。
郭曉蓓預計,人民幣債券即將被逐步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有望帶動穩定的海外投資流入,并加大人民幣債券收益率的波動。未來20個月,流入中國債券市場的海外資金規模約為1200億美元(約為8500億元),其中480億美元(約為3500億元)將在2019年年底前流入。未來五年,投資國內債券市場的海外資金流入規模或達7500億至8500億美元(約為5萬億元至6萬億元)。
近年來,監管層不斷完善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渠道。目前,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QFII/RQFII、直接入市、債券通等多條渠道入市投資。
“當前我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程度還有很大潛力。”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何南野8月11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下一步對于債券市場雙向開放,一方面是“引進來”,例如發行熊貓債,吸引境外的機構到中國的債券市場來投資和配置的人民幣債券資產,以及完善配套設施的開放,如對評級行業的進一步開放,吸引國際三大評級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另一方面還要“走出去”,加強境內外金融機構合作交流,探討加強綠色金融債券、“一帶一路”債券、基礎設施債券等合作。
郭曉蓓認為,下一步,央行可按照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部署,繼續穩妥地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繼續引進更多國際評級機構跨境展業或在本土落地,促進中國債市評級質量和國際認可度的提升;研究適時全面放開境外機構參與回購交易,大力推進人民幣衍生產品使用,抓緊制定風險對沖相關規則等。
21:06 | 東寶生物:5月9日將舉行2024年度網... |
21:06 | 萬興科技:關于取得金融機構股票回... |
21:06 | 新城控股:5月26日將召開2024年年...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 |
21:06 | 嘉元科技:關于不向下修正“嘉元轉... |
21:06 | 聲迅股份:第五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06 | 海特生物:第九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06 | 神馬電力:第五屆監事會第二十次會... |
21:06 | 哈焊華通: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八次會... |
21:06 | 奧來德:5月22日將召開2024年年度... |
21:06 | 神思電子:關于收到政府補助的公告 |
21:06 | 九典制藥: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00000...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