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個人所得稅起征點)。這無疑是利好消息,接下來的焦點是:減除標準提高到多少合適?全國工商聯建議調整到7000元,而人大代表董明珠建議提高到1萬元,多征“富人稅”。
3500元個人所得稅減除標準 是怎么來的?
個人所得稅1981年開征時,減除標準是800元;2006年1月1日,提至1600元;2008年3月1日,提高到2000元;2011年9月1日,調至3500元,至今未調整。
3500元的減除標準是怎么來的?中國個稅的“起征點”以不低于“城鎮職工每月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為標準,計算公式是:起征點>城鎮職工每月人均負擔的消費支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贍養系數)/12,贍養系數=家庭總人口/家庭就業人數。
2010年度中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為每月1123元,按平均每一就業者負擔1.93人計算,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為每月2167元。2011年按城鎮就業者人均負擔的消費性支出增長10%測算,約為每月2384元。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11年,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標準上調至每月3500元。
為什么要提高個人所得稅減除標準?
2011年全國個人所得稅總額從6054億元,到2017年則增長到11966億元,幾近翻倍。
上表為歷年數據
從2012年開始,個人所得稅收一直保持較高速度增長。其增長主要離不開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隨著經濟發展工資上漲,交稅人群基數的大幅增加,二是原交稅人群交稅金額的大幅增加。
但與之相應,生活水平、物價水平同樣快速上漲,中國居民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發生了較大變化,有必要再度調整減除費用標準。因為設定減除標準,正是基于居民基本生活費用不納稅的原則。
據今日話題數據,2017年城鎮職工每月人均負擔消費支出已經上升至4013元(24445*1.97/12=4013),明顯高于現行免征額3500元。無視居民消費支出的真實水平,無視個稅淪為工資稅的現實,以“公平”的名義,維持較低的個稅起征點,無益于個稅改革,還會與民爭利,讓工薪階層的不公平感越來越沉重。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會上調到多少?
在今年“兩會”上,個稅改革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全國工商聯提案建議個稅減除標準由3500元提升至7000元。而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建議,應該調整到1萬元。那么,提高到多少是合理的呢?
據財新網報道,從2011年到2017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金額從15160.9元,上升至24445元,累計漲幅高達61.2%。若起征點同比例上調,則需調整為5642元。
若減除標準上調至7000元,上調幅度100%,考慮到經濟發展、個人收入提高,從時間跨度和上調幅度上對比來看,是在合理區間。
若減除標準調至1萬元,漲幅高達186%,國家尚未有過如此大幅度的調整。早在2011年,就有有網友建議把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提高到5000元、甚至是8000元。對此,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處相關負責人就表示,過高的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不利于發揮調節公民收入分配的作用,不利于培養民眾自覺納稅和利得財富意識,大幅度的調整也不利于財政收入和信托網建設的穩定。
據媒體預估,2017年中國年收入12萬以上、自主申報個稅人群約1500萬人,這個數字僅有2011年3000萬個稅納稅人數的一半。人數的急劇減少,有可能會導致個稅稅收的大幅下降。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上調 將影響誰的工資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上調,誰的工資將增加?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劉小兵認為,免征額度的調整,更多的是影響中產階層或工薪階層。
那上調個稅能否發揮調節收入差距的作用?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指出,稅收調節功能取決于稅收收入規模,只有收入規模達到一定程度,調節功能才會發揮作用。我國個稅的比重很低,調節功能很弱小……“幾乎是不可能促進分配的公平的”。
過高的邊際稅率 不利于公平分配
我國工薪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為45%,香港只有15%,新加坡為22%;跟發展中國家比,俄羅斯只有13%,巴西為27.5%;跟發達國家比,加拿大為33%,美國為39.6%。
注: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后月收入-3500元
然而,高稅率并沒有給我們帶來相應高稅收——2016年,我國個人所得稅占總稅收的7.7%,遠低于發達國家30%、發展中國家15%左右的水平。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黃奇帆指出,過高的邊際稅率讓高收入群體產生很強的的避稅動機,如采取“工作在大陸、工資在海外”或“錢在企業、不拿工資”等方式避稅。此外,過高的邊際稅率還會阻礙居民擴大消費支出、制約消費升級,不利于中等收入群體壯大,不利于吸引和集聚高素質人才。
絕大多數國家的個人所得稅征收體系中,征收的對象和稅基都是所有收入,且不把主力放在勞動所得上。個稅起征點提高,邊際稅率降低,提高對富裕人群財產性收入的稅收征管能力,才是真正的擴大稅基,發揮個稅“劫富濟貧”的作用。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