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經濟增長褪去光彩的,不僅僅是那些資源型行業與黑色金屬等傳統重工業領域,離開超級大城市距離較遠而又相對分散的地區,似乎機會也越來越少,經濟不容樂觀。
實際上,這些正在衰退的產業和地區還只是中國范圍更加廣泛的經濟結構變遷的一個縮影。北京城市實驗室基于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的研究顯示,在中國600多個城市中,過去10年約有1/3的城市在收縮,也就是說,經濟轉型不僅造成鄉村的數量快速減少,而且那些因經濟停滯和人口流失而趨于收縮的小城市也不在少數。由于向新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過去10年中國經濟的增長極不可阻擋地向一些大城市移動。這意味著高生產率的城市和產業依然是技能勞動力和生產性資本的吸鐵石,大城市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極。那么,誰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推動者?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在全球正變得耀眼無比的新型科技產業的表現吧。2018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一年一度的消費電子展(CES)上,來自中國的企業已占到全部參展企業的40%,多達1500多家,僅深圳一個城市就有500多家企業參展。這在五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過去3-5年,除了北京、上海和廣州之外,這些年在新科技產業領域強勢崛起的城市名單中還增加了杭州、蘇州、南京、成都、重慶、天津、武漢、青島、西安等二線的超大城市(也稱為新一線城市)。他們正在轉型成為新科技產業的前沿基地,使得中國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智能汽車、無人機、機器人、VR和游戲,AR、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制造等領域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領先的國家之一。
中國信息和新科技產業的崛起不過是增長極轉移到那些大城市的直接結果,至少從目前的格局來看是如此。而大城市之間為轉換增長動能而展開的錦標賽成為這些新技術產業擴張的催化劑。
發生在中國城市之間的新一輪的競賽,將加速科技和人才資源向大城市集聚。就短期而言,評估城市之間這種競爭在促進中國科技產業發展上的作用是復雜的,但長期看,地區間政府的這種橫向競爭總體上還是維護了市場的力量,驅使要素趕往生產率增長更快的地區和用途,這種競爭的總體效應趨于為正。
經濟學家研究發現,上世紀90年代之后中國經歷的與全球產業鏈銜接完好的快速工業化進程,地方政府(特別是縣市)間的標尺競爭立下汗馬功勞。實際上,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目的地,制造業先后脫穎而出,均以縣或縣級市為推手,這是因為擁有土地支配權的恰是縣級政府而不是省地級政府,而土地在早期工業化中扮演格外重要的角色。
這些年,鼓勵科創企業落戶和年輕人創業取代了過去對傳統制造業的青睞,成為中國大城市政府的共識。受制于經濟增長放慢和財政狀況,地方政府因勢利導,轉向對經濟增長新動能的鼓勵,并制定吸引科技人才和科創企業落戶的競爭性政策。競爭政策的范圍從對創業企業的一攬子支持政策擴大到了廣攬優秀人才的系列政策,包括個人的稅收優惠、購房補貼,甚至為醫療和子女教育提供超乎想象的便利。
觀察當前的中國經濟,即便在不少領域依然存在大量的資源錯配現象,不可否認中國的一些大城市正在成為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主力,增長動能正從中小城市驅動轉入大城市引導,包括科技創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在內的一些新領域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
未來,這樣的趨勢預計會持續下來。增長質量取代數量作為發展目標,而有質量的增長多數情況下是在生產要素向科技創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領域的聚集中實現的,這最終需要讓大城市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14:24 | 白銀有色2024年實現扣非凈利潤2.5... |
14:20 | 淘寶閃購閃現外賣大戰 最大力度補... |
14:19 | 京東互聯網醫院守護民眾五一健康出... |
14:19 | 深高速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同... |
14:17 | 容百科技發布2025年一季報 多業務... |
14:15 | 首創環保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9.... |
14:09 | 股權落定 先鋒基金開啟新旅程 |
14:05 | 招商銀行:董事會決議公告 |
14:05 | 恒順醋業:第九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14:05 | 金隅集團:第七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14:05 | 百龍創園: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 |
14:05 | 空港股份: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