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危機與能源安全雙重壓力下,綠色能源產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國際知名能源智庫Ember近日發布的《2025年全球電力評論》顯示,在以太陽能為首的可再生能源的助推下,2024年全球清潔電力占比高達40.9%,首次超過40%,創下20世紀40年代以來最高紀錄。這一成就標志著全球能源轉型進入新階段。
事實上,這一輪產業變革的底層邏輯,已從單純的政策驅動轉向技術迭代與商業模式的協同創新,中國企業憑借產業鏈整合能力與研發投入強度,正在全球清潔能源競賽中占據關鍵卡位。
光伏與風電成本曲線持續下探 分布式能源重構傳統電力體系
光伏組件的技術迭代正在改寫能源經濟模型。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的報告,2025年全球光伏發電的基準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預計較2024年進一步下降31%,中國作為全球光伏產業的核心驅動力,其光伏度電成本已降至0.30元/kWh以下。這種技術突破直接反映在裝機規模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規模將突破300GW,占光伏總裝機的比例超40%,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500億元。
風電領域的技術革新同樣顛覆傳統認知。在浙江臺州,華電玉環1號海上風電場北區22臺大型風機葉片徐徐轉動,將風能轉化成電能,通過電網點亮千家萬戶。同時,浙東南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玉環2號海上風電場已獲得核準批復,預計在“十四五”時期末建成投運。據行業人士介紹,這些清潔電能在電網的智能調度下,可滿足近1200萬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光伏及風電相關企業分別為超108.8萬余家和9.8萬余家。其中,光伏領域的增長更為迅猛,僅2025年以來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7.7萬家。
從區域分布來看,無論光伏還是風電,都集中在江蘇、廣東、山東等省份。三個省份光伏相關企業總和超過36.2萬家;風電相關企業總和超過2.8萬家,分別占據全國企業總數的33.2%和29.2%。
此外,分布式能源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重塑電網架構。國家能源局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7.13億千瓦,同比增長52%,其中集中式光伏4.03億千瓦,分布式光伏3.1億千瓦。2024年1-6月份,江蘇、浙江、廣東3省份位列全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前三。這種去中心化趨勢催生出虛擬電廠(VPP)等新業態,據畢馬威測算,中國虛擬電廠交易規模將在2025年突破千億元,聚合負荷側資源的能力成為電力市場改革的關鍵變量。
氫能儲運技術突破臨界點 固態電池開啟新能源汽車2.0時代
綠氫制備技術的經濟性拐點已然顯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堿性水電解槽,經國際第三方權威認證,產氫量可達2000Nm³/h,額定工作電流密度可達6000A/㎡,最低200Nm³/h低負荷下穩定運行,氧中氫含量不超過1.3%,可實現5%-10%/s的負荷調節速率,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無疑促進了綠氫生產成本繼續下探的可能。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全球首個百萬噸級"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通過高壓氣態儲運與管道輸送結合,將氫氣運輸半徑不斷擴展,破解了制約行業發展的儲運瓶頸。
固態電池的商業化進程正在改寫動力電池產業格局。寧德時代于2024年Q2量產的第三代固態電池,能量密度達500Wh/kg,支持10分鐘快充和-30℃低溫運行,帶動諸多新能源車企的高端車型續航突破1000公里。日本權威行業調研機構富士經濟公布調查報告指出,2024年全固態電池全球市場規模預估為115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4.19億元),達2023年的4倍。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氫能相關企業超3800家;動力電池相關企業超18萬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江蘇省、山東省氫能相關企業位居前列,分別為超過570家、390家和300家;而廣東省、安徽省、江蘇省動力電池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1.7萬余家、1.3萬余家和1.2萬余家。
生產與能耗的博弈:工業節水與余熱回收撬動循環經濟
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的突破打開萬億級市場空間。中國某企業最新研發的DTRO膜組件,配合多級納濾工藝,致使氨氮去除率>99.9%,使噸水處理成本實現降低。水利部相關報告顯示,在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3%以上。
工業余熱利用技術正在創造能源"第三極"。燕山石化工業余熱利用項目已覆蓋燕山地區約1/3的供熱面積,連續兩個供暖季累計供熱達27.95萬吉焦、節約蒸汽8.95萬噸,相當于節約標準煤9831噸、減排二氧化碳2.55萬噸;寶鋼股份通過優化余熱回收設備運轉參數,最大化回收蒸汽進行發電,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態環境等部門相關文件顯示,我國目前工業余熱利用率低,余熱回收空間大。我國各行業的余熱總資源約占燃料消耗總量的17%—67%,其中可回收部分占總余熱資源的60%。目前工業余熱利用效率僅為30%,行業發展潛力大。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綠色經濟相關企業超224.8萬家。其中,2025年以來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15.9萬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五年間,綠色經濟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為50.4萬余家。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綠色經濟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前列,分別為超過23.3萬余家、22.8萬余家和21萬余家。排在其后的是浙江省和河北省。
作為國內領先的商業查詢平臺,通過天眼查的海量商業大數據,可以快速了解和綠色能源、綠色經濟等諸多相關各領域的動態與產業趨勢。不僅如此,天眼查還擁有天眼風險、商業履歷、司法案件、深度風險、財產線索等維度的內容,更可實現從洞察風險到預警風險的全方位把控,針對個人、企業、政府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
天眼查研究院認為,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綠色能源革命中,技術突破已不再是孤立事件,而是與商業模式、政策體系、資本流動形成共振效應。當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形成正向循環,綠色能源產業不僅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更在重塑人類文明與地球生態的共生關系。這場變革的終局,或將決定下一個百年全球產業的權力版圖。
(CIS)
22:46 | 中國最大的零食連鎖零售商鳴鳴很忙... |
21:59 | 金健米業聚焦主業漸入佳境 一季度... |
21:57 | 格靈深瞳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17億... |
21:55 | 松井股份:第三屆監事會第四次會議... |
21:55 | 精進電動:第三屆監事會第二十二次... |
21:55 | 輝煌科技:第八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5 | 蘭生股份: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九次會... |
21:55 | 宜賓紙業:202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 |
21:55 | 中英科技:第三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 |
21:55 | 愛麗家居:第三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5 | 湖南海利:監事會決議公告 |
21:55 | 交建股份:第三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