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賀王娟
中藥材價格持續回落。12月30日,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為1922.68點,較前一日下降7.54點,繼續刷新今年最低點。
中藥材市場的價格波動牽動著整條產業鏈的發展。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藥材價格的大幅波動影響行業健康發展,希望建立中藥材儲備模式以平衡市場供需,使中藥材價格在合理區間內波動。
中藥材價格波動明顯
與今年7月份的歷史最高點2253.20點相比,目前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點位已下跌超300點,回落到2023年初的水平。
而前期因價格漲幅受關注度較高的大宗藥材如酸棗仁、白術、三七、黨參、當歸等,價格均出現了大幅回落。其中,酸棗仁從原先超過1000元/千克的價格降至近兩年來的“冰點”,目前酸棗仁(統貨)市場價格約480元/千克,降幅超50%;白術(統貨)較前期180元/千克的高價回落至80元/千克附近,降幅約55%。
作為中國四大藥都之首的亳州,有著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證券日報》記者今年實地走訪安徽省亳州中藥材市場時了解到,此前大熱的多個中藥材交易品種價格已大幅降溫。
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商業有限公司文化宣傳部負責人李寧寧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目前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每天上市品種多達到2800多種,每天客流量在4萬人至6萬人之間,2023年這里產生的交易額達560億元,占全國同類市場的三分之一,是全國中藥材市場價格變化的晴雨表。
記者與多位在亳州中藥材市場經營的客商交流了解到,2023年中藥材價格普遍呈上漲趨勢,交易市場十分火熱;而2024年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多為一些小品種藥材,不少2023年火熱的品種已大幅降溫。
主要經營酸棗仁的一位商戶對記者表示,2019年和2020年酸棗仁價格都在200元/千克左右,去年年初在400元/千克左右,然后一路快速上漲,去年年底漲至1200元/千克。但隨著價格的下滑,今年銷量也受到了影響。
“對于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價格大漲并沒有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入。”西安一家藥材市場的商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正常經營的商戶都是按照日常的銷售情況來進貨的,價格快速波動的情況下,更不敢大量進貨。
“價格波動大的情況下,在價格上漲的時候能夠賺錢,而在價格回落的時候,就會有賠錢的風險。”上述商戶表示,這種大幅的價格波動給商戶的日常經營帶來了不小影響。
“事實上,對于大部分長期從事中藥材交易的商戶來說,基本都是隨行就市,不會大量囤貨。”李寧寧表示,藥材放在冷庫里,也是需要成本的。
多舉措應對價格波動
中藥材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此前業內普遍認為中藥材價格在8年至10年的區間內會有一個波動的規律,但資本的涌入使得這個波動周期正在縮短,過大的價格波動也擾動著中藥材品種的種植節奏。
“近年來中藥材價格波動的情況相對明顯,這種不正常的價格波動對中藥材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個環節都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例如,牡丹種植周期長達5年,而中藥牡丹皮收購價格低廉,導致藥農棄種,供給收縮引發價格上漲。
再比如,安徽亳州市譙城區富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付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白芍是亳州的主要地產中藥材,也是亳州種植最多的一個品類。“以前賣20元/千克的時候,是不掙什么錢的,去年可以賣到50元/千克,沒想到今年質量最好的白芍最高價超過200元/千克。”
但事實上,價格最高的時候,付林心里總有一些擔憂:“春季是白芍的種植季節,周邊有不少人把還未成熟的麥子都鏟了,種上白芍。而三四年后,就是白芍的成熟周期,大量的白芍上市,肯定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事實上,白芍屬于周期較長的中藥材,對市場變化還可以做出調整。但一些短周期的中藥材,比如紫菀,是一年生的中藥材,“明年隨著大批量的紫菀上市,價格滑落的可能性比較大,對于今年一些新的種植戶來說,可能就達不到預期。”付林說。
陳興文建議,在種植端,通過推廣標準化種植和規模化生產,可以提高藥材的質量和產量,減少供需失衡引起的價格波動。
漢中市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創新)聯盟主席何梓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應建立中藥材儲備模式,組織相關專家對中藥材儲備品種和定點儲備企業、合作社進行評估,確定中藥材儲備品種目錄和儲備企業、合作社名錄,并引進中藥材氣調養護技術。通過中藥材儲備進行“豐儲欠補”,平衡市場供需,避免價格異常波動。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期來看,隨著中藥材種植技術的提升、供應鏈管理的優化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中藥材價格仍將會出現周期性的波動,但總體趨勢將趨于穩定。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