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為爭奪動力電池發展技術高地,世界范圍內正在按下固態電池產業化“加速鍵”,國內各電池廠商也在競速電池發展。在此背景下,11月18日,太藍新能源與長安汽車聯合舉辦無隔膜固態鋰電池技術發布會,掀起鋰電池行業范式革命。同一天,裝載著多個集裝箱的卡車順利抵達了位于蕪湖經濟開發區一家鋰電池公司。隨著最后一套關鍵工序生產裝備進入廠區,標志著該公司新型固態電池全面沖刺量產,填補了蕪湖市前沿電池制造的空白。
“盡管我國在電池新能源領域已取得不俗的成績,但不可否認,電池新能源本輪的行業洗牌仍處于深水區。”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在第11屆中國電池新能源產業論壇上表示,供需結構性錯配、有效需求不足、產品價格內卷、新技術挑戰待解等問題成為產業鏈企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與之對應的是,作為動力鋰電池的最大消耗方,新能源汽車的行業競爭同樣異常激烈。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新能源鋰電產業鏈如何求生求變,已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對此,于清教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本輪周期調整中,我國電池新能源產業總體來看還是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與力量。隨著“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提振資本市場”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和賦能,相信電池新能源產業會逐步進入結構向優、發展向好、成熟穩健的新周期。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鋰電行業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的發展趨勢。然而隨著杠桿的逐步去化,行業盈利能力下滑,且該行業內企業技術與成本懸殊,頭部企業對邊緣產能的收購意愿不強,使得破產案例更頻繁發生,洗牌速度遠超其他行業。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鋰電池產能約為國內需求量的3.3倍、全球需求量的1.5倍,產能利用率約為61%。
談及產能過剩,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從長期市場看,全球電池產業基本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但當前中國的確面臨著結構性過剩和中短期產能利用率低的風險。結合全球電池市場,吳輝認為,當前,中國為全球電池需求最大市場,預計2030年全球電池總產能將達7.5億千瓦時,屆時產能利用率將達67%,處于相對合理水平。
國內市場方面,深圳市大族鋰電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瑾分享道,國內鋰電行業落后產能淘汰正有序進行,新增產能布局將得到合理優化。“盡管鋰電產業各環節盈利情況存在顯著差異,但降本增效要求下,產業鏈上下游的戰略合作層次與協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王瑾認為,隨著新型儲能快速發展、低空經濟以及人形機器人產品增長,都對鋰電產品形成新的支撐。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我國電池新能源供應鏈進一步夯實,強化市場多維競爭。我國不僅在產銷量上遙遙領先,還在供應鏈方面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研究機構EVTank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方面的全球市場份額分別為86%、94%、84%和87%。
與此同時,我國電池新能源產業出口也實現跨越式突破,新能源車及動力電池等出口同比、環比均呈增長態勢。據EVTank統計,截至2024年6月份,中國鋰電池產業鏈企業公布的海外總投資金額達到5648億元。
在周期的潮起潮落里,我國正逐步實現了由國產替代向梯次出口的轉變。電池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耿茜茜表示,我國鋰電池總產量從2013年的337億瓦時到今年上半年的480吉瓦時,鋰電池全行業銷售收入從860億元達到了萬億元級別。
耿茜茜進一步表示,目前中國鋰電池四大主材在全球市場份額均已超80%,鋰電設備已形成千億元級市場規模,包括動力電池在內的各細分賽道中,中國企業的名次也在不斷攀升。
展望未來,2024年第三季度后,儲能的海外需求持續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也保持強勁增長。鑒于此,于清教對電池新能源產業的前景給予了堅定的看好。
“我國鋰電池行業今年前三季度出口額達7578.3億元,出口市場遍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受到廣泛歡迎。在下一代電池領域,我國將繼續圍繞固態電池、鈉電池、燃料電池等新領域,政策與市場齊發力,加速商業化應用。”于清教認為,(電池新能源)這里是長坡,也有厚雪,值得長期、持續地“滾雪球”。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