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時值銷售旺季,彩電市場再次迎來了一輪激烈的降價現象。為沖擊年終銷量,各大彩電企業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價格戰也迅速蔓延至大屏電視領域。從各大平臺數據顯示,疊加以舊換新補貼及“雙11”優惠,75英寸、100英寸等大屏電視的價格進一步下探,部分甚至達到了歷史最低點,也帶動了大屏電視銷量的節節攀升,Mini LED、量子點等新技術成為彩電市場的熱點。
奧維云網總裁助理兼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翁振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年末及“雙11”的彩電市場促銷,與往年比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疊加了以舊換新補貼。一方面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對于二級能效及以上產品的投入力度和研發熱情,企業紛紛加大在節能技術上的研發資源分配,積極尋求更高效的節能方案,以期更快地搭上補貼這趟快車。另一方面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被極大地激發出來,在政策補貼下更加愿意選擇節能產品。這就使得二級能效及以上的彩電產品在此次促銷期間表現尤為亮眼。
根據奧維云網(AVC)于11月13日出爐的線上監測數據顯示,10月14日至11月10日,彩電線上市場二級能效及以上產品零售量份額為77.2%,漲幅高達57.5%。彩電線上市場均價為4043元,同比增長14.4%。彩電市場在此次大促期間結構升級趨勢更為明顯。
大屏電視價格達到歷史“冰點”
近年來,大屏電視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消費者對更大屏幕、更高畫質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高昂的價格一直是制約大屏電視普及的主要因素。如今,這一局面得到了徹底改變。
彩電廠商抓住市場消費方向的轉變及產業升級,加大向高端市場要份額及利潤。近日,多家知名彩電品牌如TCL、海信、創維等紛紛推出大幅降價活動,部分型號的65英寸及以上大屏電視價格直降數千元,引發了消費者的搶購熱。今年“雙11”期間,彩電價格創下了歷史最低紀錄。
根據京東電商平臺的數據,65英寸及以上大屏電視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30%。這一價格優勢不僅吸引了大量首次購買大屏電視的消費者,也促使許多老用戶進行換代升級。
同時,以舊換新政策也推動彩電市場高端產品份額顯著擴張。奧維云網數據顯示,10月14日至11月10日,彩電線上市場Mini LED產品零售量同比增長近6倍,達到了83.5萬臺。大尺寸進程進一步提速,彩電線上市場平均尺寸已達67.5英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5英寸。
品牌布局方面,目前,大屏電視份額在廠商整體電視份額中快速增長,電視品牌也在加速謀局大屏電視。根據奧維睿沃數據,LG電子、創維的86英寸電視份額持續增長。TCL、三星的98英寸電視銷售正在快速起量;而小米、創維的100英寸電視也在迅速增長。康佳、三星電子、LG電子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都規劃了100英寸的電視新品。
翁振華表示,從今年全年來看,彩電結構升級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伴隨大尺寸化,Mini LED進一步普及等因素,全年預計銷量增長2.7%,達到3150萬臺,銷額增長2.5%,達到1232億元。
彩電市場價格戰或將延續至明年
彩電市場在大屏電視的助推下有望處于持續復蘇態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價格戰在明年會終結。“隨著面板成本的下降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屏電視的生產成本將進一步降低,企業有更大的空間進行價格調整。此外,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彩電企業明年或將繼續采取激進的定價策略,以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迪顯信息副總經理易賢兢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由于彩電大屏化提速,上游超大尺寸電視面板及品牌廠商也多處于滿產的狀態。
在翁振華看來,以舊換新政策對于今年第四季度的彩電市場起到了極為明顯的拉動作用,但同時也要關注到其對市場需求的提前透支等影響。明年彩電市場的需求結構表現將以更新換代需求為主、新增需求為輔,疊加明年1月份春節提前,企業依舊面臨較大壓力,還需更積極地進行技術創新及戰略調整,避免陷入旗下大屏電視“單純內卷”境地。
“超大屏電視價格的快速下降,也會給電視廠商的利潤增長帶來新的挑戰。不過,整體來看,隨著價格的進一步下探,大屏電視有望在未來幾年內實現更廣泛的普及。彩電企業應抓住這一機遇,不斷創新產品和技術,提升用戶體驗,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從而提高利潤水平。”森科技創始人胡洪森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編輯 喬川川)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