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琦
A股動力電池廠商均已披露2024年三季報。據Wind數據統計,在A股動力電池板塊全部30家上市公司中,11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27家歸母凈利潤為正,6家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比亞迪、國軒高科、欣旺達的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實現兩位數的雙增長。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鋰電新能源產業近年來取得顯著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競爭優勢,并且“出海”趨勢明顯。
動力電池廠商表現亮眼
雖然增速有所放緩,但是今年全球動力電池的需求量仍在增加。韓國研究機構SNE研究數據顯示,2024年1月份至8月份,全球登記的電動汽車(EV、PHEV、HEV)電池總裝機量約為510.1GWh,同比增長21.7%
中國動力電池廠商依然表現亮眼,2024年1月份至8月份,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排名前十榜單中中國企業占據6家,市場份額合計65.1%,較去年同比提升2.9%。
2024年三季報顯示,寧德時代繼續領跑一眾電池企業,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360.01億元,同比增長15.5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1.36億元,同比增長25.97%。
位于第二梯隊的動力電池廠商業績表現不一,國軒高科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凈利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6%,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1.11%。億緯鋰能盡管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微降,但是前三季度仍實現扣非凈利潤25億元,同比增長16%。孚能科技前三季度虧損規模同比大幅收窄。
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鋰電新能源行業最大的特點是產業鏈的利潤集中在電池環節。一方面是電池采購成本維持了一定剛性;另一方面是今年包括鋰在內的資源價格總體處于低位,本身就擁有話語權優勢的動力電池廠商優勢更強。”
逐鹿海外儲能市場
近年來,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出海”的步伐在持續加快,追逐海外高毛利市場是差異化競爭格局下的必然選擇。
伴隨著海外儲能市場需求的爆發,儲能電池正成為國內動力電池廠商重要的發展引擎。近日,寧德時代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前三季度電池累計出貨量330GWh,其中第三季度儲能產品的占比超過20%。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出貨量35.73GWh,同比增長115.57%,增速大大超過了動力電池板塊。
10月31日,國軒高科對外稱,前三季度公司電池整體出貨量大幅提升,其中儲能占比為35%左右。而儲能電池占比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積極開拓儲能市場,海外業務表現強勁。
“隨著光儲平價的推廣和全球市場潛力的逐步釋放,大儲和戶儲的全球需求正在爆發。”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告訴記者。
與國內市場相比,海外大儲競爭格局和盈利水平相對更優,推動國內頭部企業尋求“出海”。平安證券研報顯示,歐美電力市場化程度高,大儲項目可獲得合理的經濟回報,盡管行業高壁壘但是也有著高毛利。
在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動下,前三季度多家動力電池廠商毛利率明顯提升。2024年三季報顯示,孚能科技前三季度毛利率為13.66%,同比上升10.25個百分點。
國軒高科前三季度綜合毛利率為17.98%,較2023年度提升約1個百分點。
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當前,中國動力電池廠商均注重在技術創新上重點發力。
近日,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正式亮相,這是全球首款純電續航達400公里以上且兼具4C超充的增混電池。寧德時代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增混電池在續航、充電速度、低溫性能等方面的多項突破,打破了增混車型技術上的瓶頸,推動增混行業向“大電小油”轉變。
11月1日,孚能科技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正在同步推進半固態、全固態電池以及三元高鎳、三元中鎳高電壓、磷酸鐵鋰、鈉離子電池體系的研發。目前超高性能三元高鎳330Wh/kg電池已進入待產業化階段,產品可搭配高電壓快充技術滿足客戶需求。”
此外,孚能科技超級軟包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已拿到多個戰略合作客戶的定點,包括SPS磷酸鐵鋰電池、SPS三元電池。公司預計放量時間集中在明年和后年,部分訂單今年底開始出貨,公司SPS產品目前定點客戶包括廣汽、吉利、江鈴、東風等。廣汽有多款車型定點,包括磷酸鐵鋰和三元體系,目前有部分車型計劃年底開始逐步出貨,另有部分車型在明年開始出貨。吉利也有多款車型定點,產品均為磷酸鐵鋰電池,供貨時間預計在今年底以及明年。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