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對業績肯定有影響,利潤率相比之前下降了。”連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一位鋰礦企業的工作人員對記者直言。
上海鋼聯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14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較上一日下跌1000元,均價報7.7萬元/噸,再創新低。期貨市場上,碳酸鋰主力合約跌近5%下破73000元/噸,續刷上市以來新低。
于產業而言,當前電池級碳酸鋰的價格已跌破8萬元/噸的關鍵成本線,將更加考驗相關鋰電企業的一體化程度和成本管控能力。“長期來看,若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繼續下跌,可能會倒逼虧損企業加快產能去化,幫助行業重新實現供需再平衡。”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價格或仍有下行空間
作為鋰電產業核心原材料,2022年11月份,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逼近60萬元/噸,如今跌破8萬元/噸,僅僅不到兩年。
供需矛盾仍是影響碳酸鋰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張孝榮對記者直言:“這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當供大于求的時候,價格下跌是必然規律。”
今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經歷一季度的寬幅震蕩后,在4月份價格逐步穩定在11萬元/噸左右。但自5月中旬開始,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勢難止,如今已觸及了不少鋰礦企業的成本線。
截至今年上半年,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三道防線——15萬元/噸(外采鋰云母成本線)、12萬元/噸(自有鋰云母成本線),以及9萬元/噸(外采鋰精礦成本線)已經相繼被突破。
如今,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進一步跌破8萬元/噸,意味著即使是擁有較多鋰礦資源的鋰鹽廠商也面臨虧損風險(成本區間在6萬元/噸—8萬元/噸)。只有成本線最低的鹽湖提鋰廠商(3萬元/噸—6萬元/噸)仍然存在利潤空間。
盡管部分鋰礦企業已接近盈虧平衡點,但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即便其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盈利,仍會選擇堅持經營。
“由于鋰價的下跌,一些高成本的鋰鹽企業可能面臨虧損甚至停產的風險,這可能導致供給減少,從而可能推動價格再次上漲,形成供需的動態平衡。”張孝榮向記者表示,“同時,已有相關公司采取線上拍賣的方式‘試探’市場反應,這可能反映出鋰價是否見底。”
不過,對于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未來走勢,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李攀對記者直言:“綜合來看,雖然8月份供需過剩局面環比7月份有所改善,但依舊維持過剩,目前的格局還難對碳酸鋰價格提供有效支撐。”在李攀看來,在上游尚未出現實質性減產的情況下,碳酸鋰價格向下仍有空間。
積極應對價格波動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的波動對產業鏈上下游有著重要的聯動效應。
從產業鏈看,碳酸鋰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鋰礦企業,中游為電池制造商,下游應用到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等領域。
今年上半年,受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下跌影響,多家鋰電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度業績已有所下滑。
不過,為應對價格的持續下跌,不少鋰電企業已采取了相關措施。“我們已經開展了碳酸鋰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短期內,價格波動不會對公司業務影響太大。”一家從事鋰電池材料業務的鋰電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
事實上,開展期貨套期保值已是多數鋰電企業應對價格下跌的主要工具。天齊鋰業在公開互動平臺稱,目前公司已經完成前期關于套期保值的準備工作,并成立了專門的期貨管理團隊,減少主營產品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帶來的潛在風險,確保公司經營業績的穩定和可持續性。
另據記者采訪了解,為應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持續走跌,一些身處產業鏈上游的鋰礦企業在礦端開展了降本工作。“我們年初就開始在電力、冶煉等環節開始了降本工作。”一家鋰礦企業向記者說道。
同樣布局上游鋰礦資源的贛鋒鋰業,此前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動態規劃產能,提升公司鋰資源供應組合質量,降低生產成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面對碳酸鋰下跌帶來的挑戰,上游企業需進行資源整合,降低成本。而中下游企業則需要緊抓碳酸鋰下跌帶來的機遇,將節省的成本投入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提升自身競爭力。
不過,在張孝榮看來,如果鋰價短期內不能止跌,一些冶煉企業可能難以為繼,將采取減產等措施。“從目前情況來看,鋰價的持續低位運行可能導致鋰礦企業競爭格局出現新變化。”
(編輯 上官夢露)
22:44 | “弱冠之年”繼續向上:蘇農銀行總... |
21:59 | 中遠海控2025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 |
21:58 | 蘇寧易購一季度實現營收128.94億元... |
21:58 | 多領域實現關鍵突破 山西汾酒2024... |
21:57 | 釋放可持續發展“壓艙石”信號 德... |
21:57 | 產品銷售持續放量 宣泰醫藥2024年... |
21:56 | 中公教育2024年扭虧為盈 經營性現... |
21:56 | 2025年穩健開局 重慶啤酒一季度銷... |
21:54 | 復星醫藥披露2025年一季報:營收94... |
21:53 | 接棒吳以芳 陳玉卿出任復星醫藥董... |
21:51 | 百龍創園:第三屆監事會第十四次會... |
21:51 | 長飛光纖: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