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有關電視操作和使用的話題絡繹不絕,許多與此相關新規也在影響著我們看電視的方式。
比如,針對大量網友提出智能電視操作復雜問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展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試點工作,全國7家試點單位的1.29億有線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終端完成整改,包括上海的IPTV、有線電視的機頂盒目前就實現了開機可直接觀看電視直播、收看免費內容更便利等改變。
但對普通電視觀眾而言,看電視,尤其是用什么看電視,或許依然是個需要動動腦筋的問題。結合近期新規,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應該怎么選、怎么看!
有線、IPTV、互聯網電視,你分得清嗎?
常常有觀眾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有線電視、IPTV、智能電視自帶的系統、不同廠家的“盒子”,這么多不同類型的機頂盒,到底哪個才能看電視?
別急,主管部門有答案!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國消費者協會共同向各電視機生產廠商下發的《關于開展電視收看“明白卡”提示工作的通知》,一張小小的“明白卡”將在未來跟隨各類電視機走進千家萬戶,讓大家明白怎樣的設備可以看電視直播,怎樣的設備僅提供點播服務。
據“明白卡”顯示,目前觀眾收看直播或點播的渠道主要有三種:有線電視、交互式網絡電視(IPTV)、互聯網電視(OTT)。
其中,有線電視是最“老牌”的電視收看渠道,各地都有自己的有線電視網絡公司,能提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省市縣臺100余套電視節目。用戶可向所在地有線網絡公司購買有線電視服務,收看電視直播頻道。
而我們常見的IPTV,全名是交互式網絡電視,它通過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運營商的專網傳輸電視節目,收視費通常包含在電信運營商向用戶收取的寬帶套餐費用中,也可作為單獨的附加服務費用,同樣可以收看電視直播頻道。
互聯網電視(OTT)則是一項基于公共互聯網開展的電視大屏業務。當你購買了智能電視并接入寬帶網絡后,就可以通過電視自帶的節目指南和應用軟件點播觀看各類節目。請注意,互聯網電視不傳送中央和地方各級廣播電視臺的電視直播頻道,不可以觀看電視直播。
這里特別提醒一下,很多觀眾自行購買的“電視盒子”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智能家用外設設備,也被認為是OTT的一種,需要和電視搭配使用,主要作用同樣是點播,不能直接觀看直播。
新規之后,IPTV、有線電視更方便了
對于習慣使用IPTV和有線電視機頂盒的觀眾而言,近期的新規幾乎都是好消息:除了已經整改完成的開機頁面外,廣電總局日前還發布了《有線電視業務技術要求》等三項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標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在開機、操作方面的要求。
其中,開機時間的變化可能是最明顯的:過去,有線電視和IPTV機頂盒開機速度并不那么盡如人意,程序載入時還可能出現營銷廣告。但根據新規,有線電視智能機頂盒開機過程所需時間應不大于35s,這不僅減少了觀眾的等待時間,也讓更多惱人的廣告少了“可乘之機”。最近召開的全國廣播電視傳媒機構管理工作會更再次強調,要求加大開機廣告監測監管力度,積極推進實現開機廣告關閉功能。
而近期下發的《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工作指南2.0》則明確要求,有線電視和IPTV直播頻道播放窗口須占交互主頁首頁首屏面積的40%以上,免費專區和免費節目推薦位占交互主頁首頁首屏面積的20%以上。這意味著觀眾可以更輕松地找到免費內容,而不至于稀里糊涂付費。
互聯網電視和盒子怎么樣?情況有不同
不同于有線電視和IPTV,互聯網電視和盒子(OTT)的使用情況更為復雜,甚至一度被認為是“套娃收費”的重災區。
對此,《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工作指南2.0》給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比如互聯網電視免費專區和免費節目推薦位須占首頁首屏面積的50%以上,首頁首屏推薦的收費節目來源不超過2個收費包。
如果說首頁推薦只是讓觀眾“看得明白”,那么對訂購信息的有效梳理則能讓觀眾“買得放心”:
新規要求,電視大屏訂購信息頁要列明當前電視所有收費包信息,不得折疊、隱藏收費包名稱;針對用戶已訂購的收費包和付費單片應在訂購信息頁置頂顯示,提供用戶訂購記錄、訂購服務截止期限、是否為自動訂購等服務信息,用戶賬戶頁須提供進入訂購信息頁入口。
當然,也有很多網友好奇:新規之后,在互聯網電視、OTT盒子上安裝的第三方影視類軟件怎么用?尤其是近期引發熱議的“電視家”直播APP停止服務事件,一度讓不少網友好奇:為什么電視直播軟件不能用?
應該注意到,“電視家”之所以停止服務,是因為它代表的是一類明確違規的盜播軟件。這類盜播軟件提供的電視直播,是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盜取了正版電視的網絡信號源。明明是侵犯知識產權的盜播,還要另外收取用戶的“會員費”,甚至可能給用戶帶來網絡信息安全的風險……無怪乎主管部門會進一步整治、清理這類軟件了。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