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近日,多家水泥板塊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中報預告,從整體情況來看,上半年水泥賽道業績并不樂觀。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水泥板塊(按申萬行業分類)已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的6家上市公司中,有4家報告期內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
《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頭部水泥生產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其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受天氣等多重因素影響,水泥產品出貨有所減少,雖然同為淡季,但也只達到2022年同期的80%至90%,“今年以來,公司水泥產品價格整體有所下滑,對于競爭并不激烈的區域,價格還算不錯,但在一些競爭比較激烈的區域,公司的水泥產品價格也只能隨行就市。”
卓創資訊水泥分析師侯林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房地產下行、新開工項目較少等因素影響,水泥產業的整體需求基礎比較薄弱,導致水泥產業呈現出“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狀態,“下半年來看,據歷史數據統計,水泥價格在歷年9月份至11月份大概率上漲,今年估計也不例外,但是預計反彈空間較小,主要還是看需求釋放情況。”
上半年水泥需求釋放不足
具體來看,上述已披露中報預告的6家水泥板塊上市公司中,4家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減少幅度在0%至100%,2家預計同比增長幅度為100%至200%。
而關于預計凈利同比下滑,多家公司表示,系水泥產品需求釋放不足所致。
天山股份7月13日發布的中報預告顯示,預計報告期虧損1億元至1.5億元,凈利潤同比減少97.13%至95.69%。公司在業績預告中提及,報告期市場需求偏弱,導致公司主要產品水泥熟料和商品混凝土的銷量和價格同比有不同程度下降。
福建水泥也表示,受市場需求持續偏弱影響,水泥價格不斷走低,報告期內公司水泥平均售價同比下降7.86%,銷量較上年同期減少7.4%,導致本期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事實上,受需求釋放力度不足影響,今年以來水泥價格持續處于歷史同期低位水平。生意社數據顯示,7月13日P.O號水泥參考價報337元/噸,同比下滑12.01%。2023年以來,水泥價格整體呈現先揚后抑走勢,在1月份小幅下滑后,受基建項目密集開工等因素帶動,于2月12日開始持續走高,直至3月中旬漲到423元/噸后橫盤,并于4月17日開始持續回落至今。今年以來累計下滑13.81%,目前處于2017年12月份以來最低。
侯林林表示,基建工程項目開工情況整體較差是導致水泥需求減少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部分重點工程項目也在開工,但是水泥訂單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企業,一些原來專供社會攪拌站的水泥企業,其市場份額也出現了明顯減少,導致總體上需求較低。特別是進入淡季以后,需求基礎差疊加天氣影響,工程項目施工進度減慢,水泥需求進一步減少,水泥企業的銷售壓力也在加大,企業為了維持自己原有的份額或者提升銷量,只有選擇降價。
錯峰生產難阻價格下滑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需求釋放不足、水泥產品價格下行,眾多水泥企業也在積極響應錯峰生產計劃,但收效并不明顯,甚至無法阻止水泥價格的步步走低。
據悉,水泥產品的生產主要分為熟料生產和水泥生產,熟料是水泥的上游產品,水泥企業需要先燒制出熟料,再通過磨機將熟料磨成水泥。在水泥生產過程中,磨機可以隨時開停,但如果企業停窯,即停止熟料生產,再次開窯將大幅增加生產成本。《證券日報》記者從海螺水泥、寧夏建材等多家公司了解到,公司年內都在根據規定嚴格執行錯峰生產計劃。
為何錯峰生產仍無法阻止水泥價格下滑?侯林林表示,往常在需求低迷的狀態下,水泥企業錯峰停窯力度都會非常大,但是今年錯峰生產起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在需求釋放充足或者即將進入旺季的時候,水泥產業進行錯峰生產才會對整體市場價格形成托底和支撐上行的作用,而如果在需求不足時進行錯峰生產,只會在一定時間內起到緩解水泥企業熟料庫存壓力的作用,并不會使供需關系發生本質上的扭轉。”
未來水泥價格將呈現怎樣的趨勢?東高科技高級投資顧問羅啼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所了解到遼寧、上海、江蘇、浙江、湖北、重慶和貴州等地區價格有下調,如果地產行業投資難以提振,水泥供需關系短期依舊無法打破。
02:04 | 模壓成型裝備行業景氣度回 升伊之... |
02:04 | 半導體設備行業持續回暖 多家上市... |
02:04 | 多肽業務貢獻業績增量 藥明康德一... |
02:04 | 圓通速遞去年營收超690億元 競爭優... |
02:04 | 上峰水泥“一主兩翼”戰略成效顯著... |
02:04 | 賽力斯擬赴港上市募資 凈額70%將用... |
02:04 | 從原糧種植到產業協同 “白酒+”重... |
02:04 | 深藍汽車CEO鄧承浩:堅持技術創新... |
02:04 | ?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堅定走電動... |
02:04 | 藍色光標CEO潘飛:AI驅動商業模式... |
02:04 | 券商研究所人才爭奪正酣 外引內培... |
02:04 | 年內28家信用卡分中心“退場”區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